“小朋友,你知道我们喝完饮料后的玻璃瓶是哪一类垃圾吗?”“生活垃圾焚烧流程了解吗?”“垃圾分类知识大比拼是不是很好玩?”5月16日,南山区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经过近半个月的试运行后,正式对市民开放,迅速成为亲子游网红“打卡点”。周末,家长带娃一边玩一边学垃圾分类,成了西丽生态公园最美的风景线。
掩映在公园郁郁葱葱的树林里,这座集科技感、互动感、趣味感于一体的主题展馆,直接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以趣味体验形式送到群众身边,为“美丽南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再添一新站点,也成为深圳宣扬垃圾分类新时尚的主阵地。
创新手法互动灯光艺术装置酷炫展现垃圾分类元素
梵高的向日葵热烈绽放、绚烂花瓣漫天飞舞……种种生态环保场景,在光影变幻中,栩栩如生尽现眼前。在该展馆入口,打造的互动灯光艺术装置受到不少市民青睐。这也是首次在国内垃圾分类馆引入国际化团队打造数字体验场景,彰显出科技与创新南山的独特魅力。
“在参展线路设置上,我们考虑到市民游客观展心理,人来到展馆后通常会先上洗手间或整理东西,一般会停留3到5分钟,在入场后通过体验场景,很短时间了解到分类馆表达的主题。”据设计团队深圳市声光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艺术装置利用艺术新材料,首次在自然光的状态下,打造了地面、墙面和空中三个空间融合一体的数字艺术体验交互场景,在不到3分钟时间里,《堆积如山》《涅槃重生》《欣欣向荣》三大交互场景依次递进。不但引入了梵高的向日葵画作与莫奈的睡莲,还以西丽生态公园的荔枝林为创作元素,还原了荔枝树开花、结果、成熟的生态循环,展现西丽馆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我们希望利用美学与趣味参与,唤醒观者对美好家园守护的紧迫性与参与性”。
寓教于乐四大区域彰显科技感互动感趣味感
体验馆共分为四大区域:垃圾分类馆接待服务中心、科普体验区一(垃圾为什么要分类)、科普体验区二(垃圾如何分类)、科普体验区三(垃圾分类全民参与)。
垃圾分类馆接待服务中心设置有停车场、高品质洗手间、母婴室、储物柜等便民设施。
在一楼科普体验区一,重点展示了垃圾为什么要分类,主要内容有环境意识的唤醒、垃圾围城等。通过实景沙盘、多媒体LED曲形屏幕和AR虚拟成像的互动科技,生动形象展示了深圳市及南山区日垃圾产生情况,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危害,引发参观者思考与启迪——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科普体验区二则是展示垃圾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在一楼空间,从垃圾分类深圳模式(发展历程)——垃圾分类的体系与垃圾去哪儿(如何投放与处理)——再生资源材料展示(资源的再次利用)——垃圾减量是根本之道(垃圾分类,我们能做哪些)——垃圾分类南山特色(垃圾分类,政府能做哪些),五大展项以故事线观看的形式系统阐述了垃圾如何分类。
垃圾分类投球竞技、接垃圾游戏、捡垃圾游戏、垃圾分类知识充电站垃圾分类知识大比拼、垃圾变废为宝交互游戏……在二楼空间,13个互动科普体验应接不暇,趣味无穷,通过物理装置和多媒体互动,亲身体验学习垃圾该如何分类,寓教于乐。
科普体验区三主要提倡垃圾分类全民参与。专门为生活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的义工,以及来展馆参与学习的群体提供交流场所,有多媒体教室可开展蒲公英微课堂活动,提供手工制作与阅读的阶梯空间、户外休闲平台。三楼的屋顶花园还可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和垃圾艺术品展示。
目前,该馆已被授予“儿童科普联盟”牌匾,还将挂牌成立“南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壮大队伍成立蒲公英志愿讲师团开启宣讲新使命
“我们愿像一颗蒲公英,随风飘扬,传播希望与文明的种子,让垃圾分类的理念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当日上午,南山区垃圾分类蒲公英志愿讲师团成立,50名志愿者带着“春天之约”,开启了南山区垃圾分类宣讲的新使命。现场,志愿者们发出号召,一起争当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者、宣讲者和推动者,做到“从我做起、带头示范,全员宣讲、全民知晓,齐心协力、全团行动”,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代青年人的新时尚。
“通过硬件、队伍、软件建设,搭建一套垃圾分类公众教育体系,让垃圾分类这颗文明的种子向蒲公英一样,不断传播扩散,让人人都成为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和行动者。”南山区垃圾分类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南山区将以新建成开放的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为核心,M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微课堂”网络,在N个强制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进行实践和督导,打造“1+M+N”的公众教育根据地。
当日,2020年南山区垃圾分类蒲公英志愿讲师培训正式开课。按照计划,蒲公英讲师团志愿者将接受专业讲师授课培训,包括理论课程培训、实践考察、自我锻炼、拓展训练四大部分数十个课时,获颁讲师证书后,讲师团将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开展“蒲公英微课堂”公众教育活动。
据了解,南山区每日产生生活垃圾量2700吨左右,高峰期可达2900吨,经过分类分流后,需要进入垃圾处理终端的垃圾量仍有2100吨左右。去年3月建成的妈湾城市能源生态园,可以焚烧2300吨垃圾,南山区实现了垃圾处理的“自产自销”。“南山区土地寸土寸金,面对垃圾围城的威胁,必须坚定不移、加大力度推进垃圾分类。”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南山区以“努力打造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标杆”为目标,聚焦九大分类分流体系精准施策,采取600个住宅小区创建“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加快推进城中村实施垃圾分类、完成12所垃圾分类新风尚幼儿园创建等多举措,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
深圳市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廖齐梅、副主任刘元喜,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张玉庆,南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宁少贤,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柱等领导嘉宾,参加了5月16日举行的体验馆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