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巢致歉并延长免费保管时长!争议过后这几个趋势值得关注
【打印】
发布时间:2020-05-15 信息来源:深圳新闻网
原标题:丰巢致歉并延长免费保管时长!争议过后这几个趋势值得关注南方日报2020年5月15日讯 5月15日晚间,丰巢发布《关于用户服务调整的说明》。丰巢表示,免费保管时长由12小时延长至18小时,超时后每12小时收费0.5元,3元封顶,节假日不计费,写字楼周六日(休息日)不计费。5月13日,针对近期丰巢公司与杭州、上海少数小区物业因调整智能快件箱免费保管期限产生纠纷事宜,国家邮政局约谈了丰巢科技公司主要负责人,要求丰巢公司积极采取措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着手研究解决方案,调整完善收费机制,回应用户合理诉求。阳谋,是越理越清的。现在,争议稍显尘埃落定,收费未来会取消了吗,消费者被收割了吗,最终会有什么结果呢?南报君抱有谨慎的乐观期待。争议过后,4个趋势逐渐清晰。趋势1收费是肯定会收费的但不应把收费误解为收割而是企业为未来的大战蓄力5月,丰巢快递柜推行超时收费,消费者、物业公司、业委会反对声一片,上海116个小区暂停丰巢服务,一时舆论热议成风。截至目前,丰巢很“刚”,在低调向消费者解释后,对B端则称“按协议办事”,还起诉了若干物业公司。其实,丰巢2019年10月便在争议中开通“打赏收费”功能。至今,探索收费形式的脚步,是在加速的。为什么丰巢不怕得罪人,为何要坚持收费?大家热议的投资成本高、不赚钱、5年亏损超20亿元,恐怕只是诱因。在收割日到来前,先烧钱、后收割的互联网经济模式当然接受计划内亏损。丰巢主要竞争对手、阿里系的菜鸟智能柜近日表态:继续免费。丰巢这次是收费,不是收割。目前快递柜企业主要盈利模式有5种:一是向存件快递员收费;二是向超时用户收费;三是向寄件用户收费;四是广告收费;五是增值服务收费。前两种看似体量大,但细水长流,杯水车薪,资本和行业都用不上。后三种至今少人买单,暂时不是好的收割办法。也就是说,赚钱的办法还没想出来,还需要更大想象力。更得看到,目前快递柜行业仍是丰巢和菜鸟两强争霸。丰巢2019年下半年公布已覆盖10万+个社区,而菜鸟驿站则在同年提出3年建10万个社区站点。看吧,竞争(烧钱)仍然激烈,快递柜企业远未到赚钱的时候。现实是,面对菜鸟积极扩建,本月成功并购中邮速递易、占据约七成市场规模的丰巢,一方面立即硬气拓宽收费渠道,为自己蓄力;另一方面砸钱,继续往社区里“铺柜子”,做大规模。比起现有亏损,丰巢扎好马步蓄好力,在扩张速度上和菜鸟大战一场,完成行业洗牌和垄断,可能才是关键所在。趋势2亏钱是允许看情况的收支平衡其实也可以不难快递柜实用、有需求,是主流观点。向这个解决大家痛点的产品付费,很多消费者没有太大意见。更何况,现在企业还在亏损前行,给点钱似乎理所当然。那么,快递柜企业真的亏钱吗?比如丰巢,从初期投入看,亏损明显存在,5年亏损超20亿元。从经营看,则未必。丰巢科技CMO李文青2018年接受新快报采访时表示,公司亏损主要是因为增布新快递柜,现有快递柜基本可做到收支平衡。丰巢2018年收支平衡,今天是否就不平衡了,并未可知。但根据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圆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报告,在快递柜主要铺设目的地一线城市,快递柜企业一个快递柜一年成本16758元(入场费7000元、运维成本3360元、设备折旧4334元、网费1200元、电费864元),收入17285元(客户超时费2880元,快递员费9878元,广告费4500元),收支是平衡的。问题是,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快递员费。而快递员是价格敏感型群体,随着无人科技发展,未来收入不乐观。广告收入作为另一个主要来源,受到社区质量、柜体位置影响较大,有点飘忽。数据、平台、上游流量优势还没有激活变现。在初期投入成本和扩张投入的压力下,营收能力不足的问题,正在导致财务困难。快递柜企业还有钱打下半场的争霸战吗?趋势3选择是没有很多选择的10年来从群雄并起到双雄争霸行业只剩高级玩家了大结局似乎要上演了不管有没有钱,战场就在那里。从2010年中国邮政插上我国第一台智能包裹投递终端的电源,到2020年丰巢智能快递柜被杭州小区业委会拔掉电源,短短10年,百花齐放、三足鼎立、双雄争霸。2010年-2014年,速递易、京东、苏宁、中集e栈、云柜、日日顺、收件宝等快递柜产品相继问世,快递柜走入我们的生活。2015年-2016年,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成立丰巢科技;丰巢、速递易、中集e栈三足鼎立。2017年-2020年,丰巢收购中集e栈、速递易,占据快递柜约70%市场份额。菜鸟开建菜鸟智能柜、菜鸟小盒。丰巢和菜鸟双雄争霸。本来,这是丰巢势如破竹的故事。丰巢自成立起一共经历4次融资,2015年顺丰联手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共同投资5亿元;2016年原始股东再次增资5亿元;2017年融资25亿元(原始股东16.3亿元、财务投资者8.7亿元,中通没有参与),2018年1月再融资20.73亿元。就在2018年5月底,阿里与菜鸟等13.8亿美元入股中通之际,中通、圆通、申通、韵达和百世等参与菜鸟供应链全资子公司“浙江驿站”的31.67亿元增资协议。“浙江驿站”的核心业务正是快递柜。同年6月15日,申通、韵达相继宣布转让丰巢全部股权,二者均不再持有丰巢股权,转让给了“顺丰系”的深圳玮荣。6月和12月,中通、普洛斯先后退出。至此,昔日创办丰巢的五巨头,只剩下顺丰。业内人士认为,通达系的退出,并非由于丰巢亏损。丰巢拥有10多万个柜子,一线城市市场占有率超过75%。况且,丰巢亏损的同时,菜鸟也在亏损。通达系选择站在与阿里和菜鸟的一方。可见,丰巢和菜鸟已经拉开阵势,下半场似乎要上演了。趋势4消失是很难消失的越来越多的快递柜有望进驻越来越多的小区共享单车大结局至今让人印象深刻,摩拜和ofo大战,结果把自己的企业都打没了。如今美团等共享单车,已沦为其他出行模式向资本“讲故事”的配套。快递柜可能不一样。2020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预计,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将超700亿件。掐指一算,每天将近2亿件快递,物流末端压力巨大、想象空间巨大。根据前述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圆通研究院的报告,目前,快递员日均派件量80-120件,日均工作超过8小时,要满足2020年日均2亿件快递投送需求,快递服务劳动缺口将达到150万人。然而,快递网点不仅新招快递员困难,留人也困难。这么多快递,怎么办?有人建模测算认为,即便快递柜按目前增速铺设,也得到2022年才能供需平衡。事实上,快递柜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东南亚和南美快递柜企业也纷纷在发展之中。我国从国务院到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再到各地方政府,近年持续出台政策鼓励、扶持、规范快递柜行业发展。2018年以来速度和力度都在加码,明确快递柜具有公共属性,给予用地和财政保障。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认为,快递柜运营企业商业模式单一、盈利模式简单粗暴,整体还在探索发展中。企业和资本应该多一些长远发展的战略定力,少一些短期谋利的浮躁心态,以免断送这种新兴的末端物流服务方式。他建议政府在扶持的同时,也要倒逼快递柜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从整个供应链和服务生态中探求可持续发展,不能放任其“占山为王”“坐地收费”。最后,南报君想说,收割是不该再收割了,消费者不该一次又一次为收割买单,而应该有办法自主选择为有价值的服务付费。来源 |南方+客户端记者|苏力欧志葵曾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