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区西丽生态公园建成开放:“乱石荒山”晋升“清新网红”

【打印】 发布时间:2020-05-06 信息来源:南山政府在线
  玻璃栈道上,360度无死角打卡,城市的天际线一览无余;雨水花园里,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荔枝丛林中,蜂飞蝶舞、瓜果飘香……“五一”假期,西丽生态公园建成开放,每日人流量超过4000人次,凭着“小清新”之姿,迅速晋升为南山新“网红”公园。   曾经,这里杂草丛生、危岩矗立,市民望而却步;如今,经过生态修复与提升改造后,废弃荒山山体“重披绿装”,重现活力,游客流连忘返。从空中俯瞰,树林繁茂、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山体成为南山北部最美“城市绿肺”“生态绿洲”,一幅“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美丽南山”画卷跃然眼前。   春风吹出满眼绿,昔日荒山换新颜。西丽生态公园“涅槃重生”的故事,是南山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百园之区”建设的一个生动范本。   自然共生 “城市绿肺”扮靓“美丽南山”   这里有鲜明的自然景观。   “白天,蜂飞蝶舞,鸟语花香;晚上,蛙声阵阵,萤火虫划过森林……”5月1日,西丽生态公园建成开放,该公园设计师潘洪岭带孩子游玩了公园一圈后,忍不住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表达内心的欣喜之情。   “这是生态修复的结果。”潘洪岭说,“刚进场时,垃圾遍地、杂草荒芜,但在都市近郊有20 公顷的城市生态绿地,实属难得。我们秉持尊重自然的原则,认为景观设计要尊重场地的自然地貌和生态系统,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资源共享。”经过反复勘探后,公园设计定位为“城市绿肺”,首要任务对山体开展生态修复,“公园品质提升以保护为主,而不是破坏了再修复,我们倡导追求自然共生”。   进入公园,荔枝树飘香,片片原始荔枝丛林映入眼帘。南山西丽荔枝是有名的特产,在设计初期,在满足公园散步功能的同时,便完整保留了整片荔枝林地。盛夏时,坐在树下木椅上,感受荔林下的习习凉风,听着树叶的沙沙作响,暑气消弭散尽。   不远处,原生态农田耕地是另一番景致。梯田层次起伏,芭蕉叶随风摇曳,农作物绿油油一片,体验休闲和自然的交错相融。得益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园区还设置了森林平台、树屋、密林平台等大量的自然空间和步道,方便市民与大自然各种动植物零距离接触。   生态环保科普课堂寓教于乐   这里倡导前瞻的环保理念。   “小朋友,你知道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吗?”园区里,南山区第一个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已开启试运行,成为亲子游园、科普教育的好去处。   该体验馆布展面积为2300平方米,设置了“垃圾分类馆接待服务中心”“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垃圾如何分类”“垃圾分类全民参与”四个区域,创新引入“垃圾分类投球竞技”、“垃圾分类大作战”、“垃圾的旅程”、“垃圾变废为宝交互游戏”等多个互动科普体验项目,通过宣教与科普体验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学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当前南山区正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我们在此建设集科普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的体验馆,设置环保课堂,就是希望让游客认知到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更多家庭能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公园处处也传递着生态文明理念。公园利用地形起伏,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打造了一个个季节性的雨水花园。春雨连绵时,雨水花园的池子便会蓄起了水,人们既可以在雨水花园的一侧近距离观赏,聆听雨滴敲击池面的声音,也可以站在观景平台上俯视,感受大自然的别样奥妙。   人文互动“社交客厅”活力四射   这里堪称“流动的社交客厅”。   “公园与中兴人才公寓小区以及深职院等高校一路之隔,如何吸引不同的人群各自找到一方游乐天地,并有社交互动,我们从一开始就进行了仔细考量。”西丽生态公园项目负责人范强说,希望把公园里每一块空间都激活,融入社区活动,让公园既是野餐休闲的好去处,也是“社交会客厅”。   如今,进入公园内,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荔枝林下,手风琴声、小提琴声悠扬婉转,三五成群,便是一个“临时乐队”;阳光草坪里,少年们踢着足球,迎风追跑竞技;全龄活动乐园,儿童们在沙滩上尽情嬉戏;咖啡书吧里,学生手捧书卷,心有余香……一幅幅活力而和谐的场景,成为西丽生态公园里最美风景线。   从平地至山顶,从都市到自然。山体有80多米高差,设计一条蜿蜒盘旋、直通山顶的登山栈道,成为设计师勘探后的奇妙创意。结合场地的条件与景观视野,设计师在不同的角度与位置,各安置了3个景观台满足人们休憩的需求,并将城市的美好的天际线画卷展现在眼前。在“网红”玻璃观景平台上,透过玻璃,陡峭山下的自然石块尽收眼底,既刺激惊险又别具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