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田区“十项机制”提升基层治理实效

【打印】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30日 信息来源:福田政府在线
  

  “年纪大了,爬楼梯实在太费劲,自从加装了电梯,一键轻松上下楼,再也不用纠结出门问题了。”福田区莲花街道市政大院住户李奶奶开心地说道。近年来,老旧楼梯房加装电梯呼声越来越高,莲花街道高度重视群众诉求,成立市政大院加装电梯专班,统筹协调各加梯相关单位,推进形成全市首个加装电梯成片连片小区,走出一条高效有序、可推广可复制的“加梯之路”。据悉,截至2023年底,福田区已完成电梯加装200多台,惠及45个小区。

  这是福田区统筹调度,联动各单位、各部门形成合力,依法依规有序解决群众诉求的代表案例之一。福田区高度重视群众诉求服务工作,结合实际提出“党建覆盖、服务市集、分片包联、主官在线、民情日报、民意速办、吹哨联动、提级包案、全量归集、压实责任”十项机制,并以法治为准绳,全面推进“十项机制”落实落地,探索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社会治理新路径。

  福田区信访工作“十项机制”中的第一项是党建覆盖制。福田区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在全区9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00%建设群众诉求服务站点,810个物业小区实现党支部100%全覆盖。党员带头广泛开展群众诉求服务、宣传《信访工作条例》,为基层“最小单元”信访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如在福田区南园街道,“书记茶话会”常态化定期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出门迎客”“以茶会友”常态化接访下访,及时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源头治理效能明显。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出“生态哨兵”机制,在全区设立“生态哨点”286个,动员党员干部、退休技术骨干担任生态哨兵,对基层生态环境事项主动介入,从源头化解生态环境信访难题,2023年全年共发现问题2500多宗,成功调解1100多宗,及时上报1440宗,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据悉,2023年,福田区共计举办服务市集2289场次,现场收集群众诉求14812个,近八成的群众诉求就地解决,服务居民超66万人次。

  近年来,福田区坚持数据赋能信访工作,不断深化信访领域数字化改革,在全市率先打造聚合全平台数据的区级信访信息全量归集系统,整合归集全区33个渠道、89个单位、175个诉求平台、1649类事项信息,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民意速办平台与群众诉求服务系统数据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