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尝鲜”到“常用”、创新多个数币领域“首创产品”、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产业园投运 深圳数字金融产业“金玉满堂”

【打印】 发布时间:2024-01-23 信息来源:深圳新闻网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深圳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强调,加快金融业做大做强。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23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谢惠茜)覆盖企业、个人的征信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地方征信平台归集覆盖深圳市400余万家商事主体信用数据超20亿条,截至2023年末累计服务企业37万余家,促成企业获得融资3506亿元。数字人民币应用实现从“尝鲜”到“常用”、从“支付”到“智付”、从“产品”到“产业”的三大转变。截至2023年末,深圳市数字人民币钱包累计开立3733.93万个,较年初增长36.2%;累计流通金额840.34亿元,较年初增长123%……深圳金融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数字金融“大文章”。

2023年累计开展80场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

春节临近,盐田区、光明区等又开始了新一轮人民币消费券的发放,各种活动琳琅满目。据悉,深圳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已从去年年初的“新春欢乐购”1亿元餐饮数字人民币红包开始,贯穿了2023年全年。深圳人在“赶时髦”与“薅羊毛”的愉快氛围中体验了丰富的数字人民币优惠活动。福田区、罗湖区开展的全国首次数字人民币深港跨境购物节活动,也让香港人体验到深圳便捷的数字人民币支付。

记者从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下文简称“深圳人行”)了解到,2023年深圳各级政府与运营机构已累计开展了80场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活动范围从餐饮零售拓展到了旅游、住宿、黄金消费等领域,形成了带动消费的新常态,从“尝鲜”到“常用”,数字人民币在深圳已经渐入佳境。

作为首批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城市,深圳数字人民币试点已逾3年。深圳人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深圳市数字人民币钱包累计开立3733.93万个,较年初增长36.2%,累计流通金额840.34亿元,较年初增长123%。

此外,深圳人行还以人民群众日常支付需求为导向,推动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有效触达性日益提升,各项支付服务的互联互通初步建立。

据悉,深圳人行指导运营机构优先打造各行业、各领域示范引领应用场景,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可用性,实现日常消费、生活缴费、交通出行、教育医疗、文体旅游、政务服务等六大领域全覆盖。打通小程序、视频号等微信生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渠道,为群众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末,深圳已有线上线下受理商户超500万家。

深圳金融机构争当数字金融发展“排头兵”

去年6月,深圳人行联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印发《深圳市开展预付式经营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工作方案》。深圳成为全国唯一开展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规模化应用的城市。

在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不遗余力引导之下,深圳的金融机构纷纷在其中充当起了“排头兵”,积极探索金融支持预付式商家模式。

农行深圳市分行2019年成立数字人民币试点项目组起,2021年设立总行级数字人民币创新实验室,从探索到标准化阶段,一直致力于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创新与试点工作。同时还充分利用数字人民币特性,开展重点项目和各类首创产品的创新孵化。

农行深圳市分行推出的融资产品“预收e贷”,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普惠信贷领域的全国首创。据悉,该贷款产品基于数字人民币可溯源特性,在全国率先创新探索“数字人民币+数字普惠”模式,根据商户数字人民币管理平台中的预收订单等经营数据核定授信额度,解决了行业主管部门和经营主体关注痛点,有效满足了商户实际经营需求,拓宽普惠金融服务广度,丰富了数字人民币生态场景应用。目前,农行深圳市分行已为鲜颂佳等餐饮企业发放“预收e贷”,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深圳唯一一家全程参与深圳“10+1”区数字人民币预付应用试点的银行,截至目前,农行深圳市分行的“智付安心”数币商城已吸引超600家商户入驻,涉及教培、健身、餐饮、宠物服务、养老、体育等11个重点行业,基本覆盖各行业头部商家。

近两年来,农行深圳市分行开展近百次各类红包补贴活动,累计发放数币红包近1.5亿元,涉及文体旅游业、渔业、餐饮业、珠宝业、婚庆业等行业,将数字人民币融入消费者“衣食住行娱”场景。

2023年,深圳人行还联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多场面向普通消费者和预付式经营商家的宣讲活动,推动数字人民币预付平台入驻政府相关小程序,多措并举提升各参与方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确保了试点工作的有序推进。据悉,截至2023年末,深圳市数字人民币预付平台已签约1462家商户。

数字金融助力跨境业务与服务

2023年10月,深圳人行支持罗湖区成立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产业园,目前已有15家企业入驻,推出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专项政策——罗湖“数币十条”,3年投入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推动数字人民币产业集群和载体建设、应用创新及覆盖普及。得益于良好的数字人民币产业生态,罗湖区在服务港人来深消费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悉,截至2023年末,罗湖区已在口岸地区布设了17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自助发卡机,累计为2.5万名来深港人发放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卡。

深圳与香港一衣带水,深圳数字金融的探索也延伸至跨境业务与服务。

例如,为方便境外人士在银行网点快捷办理购汇及汇出业务,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和银行风控水平,微众银行助力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出“基于区块链的境外人士收入数字化核验产品”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区块链和数据分析技术,将税务和人才补贴等数据加密上链存证,实现深圳就业的境外人士薪酬信息真实性的非接触式验证。

国内首家数字银行微众银行,自诞生以来便以科技为核心发展引擎,持续在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底层算法研究和应用开展攻关,科技人员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历年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约10%,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超过3600项。

依托于突出的数字技术能力,多年来,微众银行积极支持若干国家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例如珠三角征信链、大湾区首个跨境数据验证平台、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基于区块链的境外人士收入数字化核验产品”公共服务平台等,覆盖政务、金融、医疗、双碳、跨境数据流通等众多领域,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助力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

财付通持续拓展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用户在数字人民币APP的“钱包快付”功能下开通微信支付,即可在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场景内,自主选择已开通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目前已覆盖出行、餐饮、零售、便民服务等众多场景。微信小程序、视频号等场景商户持续拓展接入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跨境支付服务体验,腾讯也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基于金融科技能力和现有跨境业务资源,从出境与入境方向探索试点应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