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召开2023年度全市史志系统总结表彰大会

【打印】 发布时间:2023-12-31 信息来源:中共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2023年12月28日,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召开2023年度全市史志系统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回顾总结2023年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妙珍主持会议,主任杨立勋、副主任毛剑峰、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全体干部职工、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史志机构负责人及市史志系统优秀个人参加会议。

大会现场

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史志机构负责人就2023年区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进行述职,剑峰同志宣读了2023年度全市史志系统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获奖名单并颁奖。

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立勋同志作2023年全市党史和地方志系统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部署。他指出,2023年全市史志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学、研、宣、谋”四位一体推动深圳史志事业蓬勃发展。一是以“学”为先,抓深抓实主题教育,打造绝对忠诚的政治机关,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以调研破解制约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实效。二是以“研”为本,加强理论探索和历史经验总结,做好深圳地区存史述史工作。编著出版《中国共产党深圳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修订本)、《深圳通史》(古代卷)、《深圳市扶贫志》等,完成《中国共产党深圳历史》第三卷写作任务,《中英街社区志》被纳入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深圳年鉴(2022)》获评全国一等年鉴。三是以“宣”为重,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深圳故事,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四个认同”。全年开展宣讲上百场次、惠及上万人次。围绕广东省临委暨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新安建县450周年重大历史节点,开展系列宣传纪念活动,打造“深圳党史知识竞赛”“高校党史和地方志专业阅览区”“党史进图书馆”等特色宣教品牌。四是以“谋”为纲,构建新时代“大党史+大党建”工作格局,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大局。2019年6月开馆至2023年12月,深圳党史馆、方志馆累计接待市内外1.64万家单位、26.4万人次,开展“红领巾飘扬在校外”“党史义工”等系列活动。推出深圳红色村落、深圳非遗、深圳名村等历史纪录片,健全史志数字资料库。牵头召开深赣两地史志、工委系统合作座谈会,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史志部门主要负责人异地互讲专题党课、苏区精神与特区精神联展等,共同探索“大党史+大党建”联建模式。

立勋同志作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部署

立勋同志强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实施“政治领航、编研助航、宣教引航、人才护航”四大行动,推动深圳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政治领航”行动,在学史明理中强化政治担当,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全市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实施“编研助航”行动,在编史修志中赓续红色家谱,加快完成《中国共产党深圳历史》第三卷、《深圳通史》近代卷出版工作,启动编纂《深圳市全面小康志》,继续推进名村志名镇志系列丛书编纂出版工作。构建综合性年鉴高质量发展、专业性年鉴、专题性年鉴等全品类开发的大年鉴格局。加大业务指导力度,鼓励基层党史和地方志部门立足地方特色,深化地方史、专门史研究。三是实施“宣教引航”行动,在铸魂育人中传承红色基因。依托深圳党史馆、方志馆,持续开展文献收集整理和文物征集保护工作,打造高水准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全面推进“互联网+史志鉴”,深入实施史志信息化建设工作,完善史志鉴在线编纂系统。持续开展“五史”和地方志文化“五进”工作,用活用好史志资源,探索融媒体宣传新路径,引导全社会更好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四是实施“人才护航”行动,在智库建设中提升资政水平。继续做好深圳市党史文献和地方志学会管理运行工作,不断完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大史志”格局,广泛调动社会智力资源参与高水平史志研究。

立勋同志表示,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和重要作用,勉励党史和地方志工作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担当,以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把党史和地方志工作作为崇高的事业去奋斗,抓好党史和地方志事业各项任务落实,探索以“中国之史”和“中国之志”助力“中国之治”的深圳路径,为深圳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篇章提供历史智慧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