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决定表彰2023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微视频,深圳劳模工匠讲师团和宝安区理论宣讲微视频《逐梦天空之城》入选;广东省委宣传部近日对2023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微视频进行了通报,深圳有深圳劳模工匠讲师团等14个项目入选。从12月13日起,深圳特区报将在“宣讲进行时”专栏对2023年部分基层理论宣讲深圳获奖者进行宣传报道,敬请关注。
“为什么有些人的印象中,宣讲是乏味的?如果大家看一下我手上这张手绘图,会不会觉得更有趣一些呢?”福田区委讲师团讲师杨华兰还清楚记得一次宣讲中群众提问“党的政策具体能为老百姓带来什么”,这让她开始思考以绘画的形式,让群众更加深刻直观地理解党的思想精神和政策。练习手绘一年多来,她以笔作画,画出宣讲新篇章。
道理不辩不明,理论不讲不透,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理论的同步建设与支撑,理论的宣讲与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近日,深圳市福田区委讲师团荣获2023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这一省级荣誉,正是对福田区委探索理论宣讲创新模式的认可。
创新探索理论宣讲“福田模式”,宣讲方式走“新”更走“心”
自2014年成立以来,福田区委讲师团始终紧扣中心任务、勇担时代使命,活跃讲师保持50人规模,创新探索出理论宣讲“福田模式”,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福田区打造了“1+1+10+92+N”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密度全市第一。充分依托这一阵地,区委讲师团开展“理论+”系列活动,推出“理论+”讲堂、“云上”课堂、“理论学习周”“小小党史演说家”等活动,打造“理论领学人”基层宣讲品牌,年均开展宣讲活动2000余场。此外,讲师团还打造“福田社科讲坛”基层宣讲品牌;打造全国首座线上线下交互式“文明学院”,线上收听500余万次;充分挖掘红色宣讲资源,推广百节精品党课,授课近百场,线上线下听众超22万人次。
坚持将理论宣讲与文艺形式相结合,福田区委讲师团努力让市民愿意听愿意学,让理论如春风春雨融入福田。如创新音乐党课形式,力争做“最好听”的党课;用好华富街道全国首个元宇宙体验党群服务中心,引入VR、AR、AI等科技,创新方式讲党课、学党史。讲师团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宣讲模式,以“学习强国”平台为抓手,推出“学而时习之”宣讲学习品牌,创作主题歌曲《学而时习之》,举办“学习强国”主题宣讲活动等。
理论宣讲“福田示范”全面覆盖,激活党员群众“红色基因”
从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街道到社区,从学校课堂到社会课堂,从线上到线下……近年来,福田区委讲师团充分利用“六进”宣讲渠道,全覆盖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声入耳、声声入脑,激活党员群众“红色基因”。
深入机关,省市区联动汇聚宣讲最大能量,系列宣讲报告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反响热烈;深入企事业单位,沉浸式宣讲激活宣讲最大气场,“跟着音乐听故事”音乐党课线上线下观看近80万人次;深入街道社区,活用载体固化宣讲最大优势,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主题宣讲活动2500余场次,覆盖近10万人次;深入校园,面向中小学校师生,创新采用“理论+文艺”“理论+沙画”等新形式宣讲;深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特色宣讲激发宣讲最大活力,2023年开展“理论+电影”放映活动约200场;深入网站,网上网下联动助力宣讲最大效能,包括在“学习强国”福田融媒号、福田融媒客户端、“幸福福田”公众号、“i福田”小程序等平台,开设理论学习专题专栏,实现网上网下共享、线上线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