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峦山下,坪山河畔,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如今,这里月月有、周周办的精彩纷呈文体活动,让居民群众的舒适生活中更添充实的文化元素,在全街道形成了“人人学、处处学、时时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日前,马峦街道迎来深圳市学习型街道督导评估。深圳市教育局领导和评估组专家按照听取自评报告、实地考察教育学习场所设施、访谈居民群众和审阅档案资料等程序,对马峦街道创建学习型街道的工作进行了全方位专业化的督导评估。最终,马峦街道高分通过“深圳市学习型街道”评估验收。
营造全民学习氛围,创新打造教学品牌
一直以来,马峦街道高度重视市民教育工作,推动全民学习氛围的形成。辖区4个社区先后获评“深圳市学习型社区”。近期,“新市民文化再造:坪环非遗,从舞台走向民生”案例获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非遗在社区”国家级典型案例,此外,马峦街道还荣获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国家、省、市和区级荣誉30多项。
在党员教学方面,马峦街道创新打造了“1+3+N”党员教学品牌,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党员教育矩阵,持续推动基层党员教育提质增效。同时坚持“专、兼、邀”并举,组建起一支具有79名区街讲师的师资队伍,让熟悉基层、贴近群众的党员干部走上街道党校讲台。今年,马峦街道党工委党校获评省委组织部评选的全省“百个镇街党校示范点”,是坪山区唯一获评的街道党工委党校,全市仅有9个街道党工委党校获此殊荣。
传承优秀文化,融入群众生活
马峦街道辖区内有丰富的文物建筑及文化遗产资源。街道积极打造客家非遗传统文化学习品牌,通过文物活化利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工作,唤醒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形成“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模式。如开办于1927年的大万明新学馆,经修缮改造,如今升级为“坪山城市书房”。书房设有综合阅读区、文创体验区、特色书籍典藏区、客家文化展示区等区域,是一个集综合阅读、文化休闲、客家文化展示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又如以非遗麒麟舞为特色创作的舞蹈作品《流淌在内心的风景》《客韵》《青黄》《舞麒麟》等,在国家、省、市级文艺比赛上连获佳绩,其中《舞麒麟》打破麒麟舞男性为主的传统,通过女性演绎麒麟舞“以文为本”的谦恭风姿韵味,代表深圳参加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展演。这些工作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了群众视野,激发了群众的学习热情。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马峦街道辖区内积淀了丰富多元的红色文化宝藏,如庚子首义旧址,曾生将军故居等。其内蕴含许多生动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珍贵素材,具有深刻的教育和启示意义。
庚子首义旧址属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不仅见证了孙中山先生打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满清政府的第一枪,也曾是东江纵队临时司令部、是广东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地点。马峦街道结合这些革命历史旧址留下的故事,经常性开展红色文化探寻、红色文化参观等活动,使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事迹为更多群众知晓。此外,街道还面向青少年群体大力开展红色路线导赏员培养计划等活动,使青少年群体充分了解辖区红色资源蕴含的光辉历史,并推动他们进一步成为传播者,形成让学习者带动更多人投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打造“山水人城”博物阅读自然课堂
在用好丰富文化资源的同时,自然天地同样是学习的舞台。马峦街道积极创建自然博物学习课堂,通过博物阅读引导群众回归自然,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辖区内的马峦山步道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明、城市生活有机融合,市民在欣赏生态美景时,还能扫码学习自然科普知识,链接的学习系统覆盖了图书、导赏地图、在线语音导览、在线学习课程等,形成了一个没有围墙,没有时空限制,开放共享的学习型“自然博物课堂”。
后续,马峦街道将继续引导全体干部和群众树立新学习观,全面依托街道、社区、企业、家庭、社会组织学习的“点”,构筑起马峦幸福璀璨生活的“面”,让马峦街道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继续前行。(信息员:梁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