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至21日,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做好“大走访、大座谈、大起底”工作,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立勋率队先后到光明区、宝安区调研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妙珍和各处室相关人员参加调研。
杨立勋一行在光明区调研
杨立勋一行实地考察了光明区党史馆(方志馆)、光明区档案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含光明区党史馆、方志馆新馆用房)、琬壁公家塾、东宝中学旧址和宝安区档案馆、清平古墟等场馆,并与光明、宝安两区党史地方志部门同志进行交流座谈。
杨立勋对光明、宝安区党史地方志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党史地方志工作,市领导多次就党史地方志工作做出指示批示,市区两级党史地方志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认真履行“存史、资政、育人”职能,不断丰富修志编鉴写史成果,立足本地红色历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其中,光明区开展全省第三轮修志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辖区6个街道年鉴2022年均获省、市评比奖项;宝安区发挥历史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亮点纷呈的优势,组织编纂《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宝安区历史》(第一卷)、《宝安教育》等史志图书,打造《宝安史志》、名村志等系列精品文史刊物和丛书,深入挖掘东宝行政督导处史料。
杨立勋一行在宝安区调研
杨立勋指出,我市党史地方志工作在高速发展当中还存在短板和弱项,比如区级党史地方志机构还不够健全、力量较薄弱、名称不够规范,党史教育阵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要对标对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深圳党史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杨立勋强调,深圳当前正处于“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战略发展时期,党史地方志工作大有可为,要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工作走深走实。坚持立足伟大的历史实践、立足生动的当代实践,记录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圳的生动实践,将深圳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大事喜事要事及时入史入志入鉴;坚持用笔记录历史、用脚丈量历史,深入基层调研,认真开展史志编研和红色历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让历史存起来、立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坚持大史志工作格局,整合社会力量,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努力推动深圳党史地方志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