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一元初始,万象更新。福田区委书记黄伟带队先后到皇岗口岸接驳点、皇岗口岸临时旅检楼、福田口岸旅检楼、一号通道接驳点看望慰问一线防疫工作人员,调研口岸通关准备工作。区领导朱伟华、欧阳绘宇、刘玉新和杨建汉参加活动。
在皇岗口岸接驳点、一号通道接驳点,黄伟一行向坚守一线的口岸防疫工作人员颁发了纪念章,赠送了慰问物资。在皇岗口岸临时旅检楼和福田口岸旅检楼,黄伟现场勘查了出入境流线,详细了解皇岗海关、皇岗边检等口岸通关准备情况。
黄伟说,疫情发生后,区口岸防疫指挥部各专班和各成员单位闻令而动、一夜成军,各单位一体作战、拧成一股绳,从无到有建立了一整套防疫管理体系,历经艰苦卓绝的大战大考,完成了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优化调整口岸疫情防控措施,积极做好通关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协调保障各类口岸通关顺畅,营造“有序、顺利、平稳”的良好氛围。
全区口岸取得“四个零”防疫成效
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拥有全国最大、全市唯一始终24小时通关且全市唯一危化品车辆通行的陆路货运口岸,福田区高度重视并高效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通关畅通工作。 福田区口岸历经多轮境内外疫情高峰冲击,始终固若金汤、坚如磐石,成为全市口岸防疫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0年2月29日,福田发现广东省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打响防境外输入“第一枪”。福田区快速响应,2020年3月27日,在全市率先成立皇岗口岸检疫指挥部,由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刚担任总指挥、黄伟担任副总指挥,在皇岗口岸和一号通道设立跨境司机核酸检测点,实施7天1检。日均服务跨境司机11000人次,约占广东省30%,全市50%。
据统计,2020年3月29日以来,福田区口岸累计出入境跨境司机4861170人次、入住服务驿站跨境司机206680人次、接驳跨境货车830054车次、科学有序处置阳性跨境司机472人,有效阻断了境外原始毒株和德尔塔病毒输入,取得“四个零”的防疫成效,即零社会面传播、零阳性司机脱控、零工作人员感染境外毒株、零“非高”集中居住人员感染,为社会面全员接种疫苗、筹备医疗资源、落实新十条政策等打下坚实基础。
全市率先实施口岸全接驳模式
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直连香港,是保税区超过25家深港跨境企业的物流动脉,高峰期每日进出这里的跨境车辆多达200台。2022年2月以来,福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这里也成了防境外输入的重中之重。
2022年2月24日,为最大程度降低香港疫情输入的风险,福田区用5天4夜连续作业,建成了全市首个实现“全接驳”的跨境运输综合接驳站——河套福保园区接驳点,在全市率先实施口岸全接驳模式。
接驳点分成“三区两通道”功能区来规范接驳流程。“三区”即红、黄、绿;“两通道”即清洁区通道、污染区通道。跨境货车自一号通道入境后,按“跨境安”系统申报信息封闭行驶至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到达停车消杀区下车后,走专用通道进入港籍司机专属休息区等候,然后由消杀组进行不少于三十分钟的内外消毒。随后,接驳司机穿着二级防护,将车辆驾驶至工厂进行装卸货,在卸货的货物在作业点由专人进行消杀后,开车返回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再交由跨境司机驾驶车辆返回香港。
在“全接驳”模式下,跨境司机在香港和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之间往返,接驳司机在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和作业点之间往返。所有的跨境司机都要走闭环通道。除通道外,不进入接驳点区域内部,不与外界沟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输入风险。
全力确保口岸顺畅通关
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指出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福田区各口岸也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据悉,各接驳站将转变为服务点,正在有计划撤场。福田区各口岸单位也在积极做好通关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起新工作模式,全力确保口岸顺畅通关;持续优化通关旅客的“用户体验”,充分展示一流中心城区风貌,为跨境人员往来和经贸往来提供更多便利。(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华智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