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驿站儿童房首亮相!福田街道同舟共济绘出防疫“同心圆”
【打印】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30日 信息来源:福田政府在线
3月25日,全区最大健康驿站推出温馨服务,设置了儿童房,其中配备儿童床上用品、小台灯及玩具小礼包,内部配备防撞条,让携带儿童入住的家庭倍感温馨。作为福田区两个最大健康驿站和唯一温馨驿站的属地街道,福田街道不仅成功创造了快速打造健康驿站的模式,还在“严防境外输入”成为疫情防控首要任务时,迭代升级防控模式,在严防之余注入人文关怀,让隔离人员真正感受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福田居民一家亲。 党建引领加强人文关怀,严防输入有温度 随着境外疫情的蔓延,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成为入境集中隔离群体。考虑到他们迫切返家的心情,福田街道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政治引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迅速成立福田街道健康驿站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党支部,针对海外留学生加强爱国、安抚工作;另一方面,同步加强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对隔离人员和家庭提供免费水果,设置儿童房并提供小夜灯、防撞条、玩具等人性化配置;为在隔离期间生日的被隔离者免费赠送一份小蛋糕;开展“阳光心理 幸福福田”线上心理咨询关爱服务。 杨小姐从泰国回来后,就入住了福田街道首个健康驿站。在隔离的这段时间,让她感触最大的就是工作人员的辛苦,“我们外卖比较多,前台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除了办理入住就是在送外卖了。”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够体现互帮互助的有爱。22名隔离人员主动提出,为驿站服务的工作人员买水果,“我们几乎都是从国外回来的,其中也不乏留学生。一共买了3种饮料、4种水果,虽然没花多少钱,但也希望能表达对他们辛苦付出的感谢。” 值得一提的是,驿站还应用了由深圳本土企业赠送的送餐机器人支持开展防疫工作,其应用最新多传感器融合PuduSLAM算法技术,实现在医院、酒店、餐厅的无接触配送防控场景,有效预防交叉感染。 关口前移不间断联动,48小时打造全区最大健康驿站 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自3月19日开始,福田街道用了不到48小时就完成了新驿站选址、签约、布置、运营工作,增加房间488间,其中可用隔离房间400间,可容纳600余名留观人员,为有效防范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和扩散提供隔离场地保障。 得以在48小时内增加400间可用隔离房间,为有效防范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和扩散提供隔离场地保障,得益于福田街道早在2月就率先建成了彼时福田区最大的健康驿站。如今最大的健康驿站,其实是该街道驿站建设经验的迭代升级。 针对境外输入行程复杂、闭环管理难度较大情况,福田街道积极落实市、区境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指引要求,采取线上线下24小时不间断联动手段,建立覆盖从口岸机场、驿站社区行踪全程,针对二次分流、转运、留观、服务等联防联控协同管理微信群,确保有序有效组织、指挥和调度;线下驿站隔离场所做到单人或家庭单间,配备街道、医护、安保、消杀、服务、监控等全方位管控服务人员24小时驻场,同时核酸检测环节由驿站采样点和疾控中心不断优化检测流程,采取增加单日采样频次、增加检测人员时间投入、优化核酸提取等有效举措,确保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首个温馨驿站为湖北人遮风挡雨,“来了就是福田人!” 武汉封城后,在外的湖北或武汉户籍人士一下子犯了难,他们回不去湖北,也找不到酒店入住。“来了就是深圳福田人”,福田区政府始终心系着湖北或武汉户籍人士,在福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福田街道迅速搭建了福田区首家温馨驿站,以财政兜底,企业服务的方式,为在福田的湖北或武汉户户籍人士“遮风挡雨”。 2月6日,福田街道接到福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指令后,马不停蹄地进行温馨驿站的选址,“温馨驿站是湖北(武汉)籍在福田人士的家,这个家要赶紧建起来!”福田街道办党工委书记苏伟对温馨驿站工作人员说道。选址、讲解、搬物,福田街道仅用了36个小时就实现了温馨驿站的落成。2月8日,福田区第一家温馨驿站正式迎接入住客人。 “感谢帮助过我们的所有人!我们在这里感到了温暖,这是我的真心话。”每天医护人员、酒店工作人员为入住人员查房量体温、做心理辅导时,高先生总是重复地说着这句话。 1月20日,高先生从湖北来到深圳探亲,妻子有发热症状后被确诊,他的一家八口被纳入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集中观察结束后,他住进了温馨驿站。他回忆,刚住进来的时候,从窗口往外看,酒店大门有穿着警服的警察站岗巡逻,街上行人也不多,都是穿着红马甲的社区工作人员在街上忙碌地走着。打开房门拿过工作人员提上来的饭盒时,除了饭盒里的饭香味,还闻到走廊里刚清洁过留下的消毒水的味道。看着医护人员每天帮大家测量体温,关心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每每想起这些细节,我内心都十分温暖和踏实,社会各界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们要感恩,更要管好自己,维护这个像家一样的福田、像家一样深圳。”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