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湖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打印】 发布时间:2017-04-26 信息来源:罗湖政府在线

  4月26日上午,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主持召开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批示精神大会。罗湖区直各单位、街道办、社区的党员干部约520人参加会议。

  会上,贺海涛同志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批示精神并讲话。会议强调,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贯彻落实到罗湖的各项工作中去,并以重要批示精神为激励和指导,全面推进罗湖振兴发展。罗湖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应该以更坚决的态度、更积极的行动、更严格的标准,争当“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先锋。

  深刻认识现状 坚定不移推进振兴发展

  会议指出,当前,罗湖区能否破解老城区困境,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关系着罗湖还能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探索和实验。要准确把握罗湖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深刻认识罗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振兴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对罗湖而言,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又较早进入新常态,更应该牢固树立五大理念,推进老城区可持续发展。要崇尚创新,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中,都要不遗余力地推进创新,以新思路、新办法来破解老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协调,着力解决好产业结构不协调、经济社会不协调、供给需求不协调、改革发展不协调等突出问题。

  罗湖有非常优越的自然禀赋,更加要珍惜资源、提升环境、保护生态,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罗湖的核心竞争力。要厚植开放,罗湖1997划出盐田之后,变成了不靠海的内陆城区,但开放是思想意识的开放,罗湖要充分运用毗邻香港、口岸众多的优势,着力建设口岸经济带等外向型经济新体制。要推进共享,老城区的历史包袱较多,改善民生、促进共享的任务较重,更加要多做换位思考、多办民生实事,切实增加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会议指出,罗湖是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罗湖也因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策源地,打上了改革的烙印,形成了开放的基因。近三年来,罗湖区连续推出17项区级重点改革和一大批“微改革”,尤其是去年棚改、旧改、医改“三箭齐发”,其中棚改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唯一的政府绩效特别贡献奖,医改被评为“粤治—政府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深圳市最具群众获得感改革项目,旧改被评为深圳市最具创新精神改革项目,再现了罗湖改革的激情和决心。

  今年,罗湖新推五大重点改革。一是强区放权体制机制改革,旨在更好地探索“放什么”、“怎么放”、“如何接”、“怎样管”等问题。二是人力资源统筹配置改革,在去年机构编制统筹的基础上,拓展到干部管理能上能下、精确评价,编外人员以事设岗、以岗定责、同工同酬等领域。三是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以增强供给、补足短板、创新政策、优化环境、争取示范为抓手,切实推进消费提质升级,深入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四是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改革,着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理顺基层安全管理末梢,提高安全生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是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改革,针对当前政府采购、工程招标、购买服务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制度创新来提高质量和效率,并实现廉洁与透明。

  同时,罗湖还将深化推进棚改、医改、旧改、基层治理和行政执法五大改革,并探索推进政府投资管理模式、区属国企和生态管理机制三项改革。各部门、各街道的“微改革”仍要全面推进,而且要通过立项和评审,才能进入年度改革项目库,作为绩效考核加分项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长远竞争力

  在“三个支撑”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工作的主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关键。这三个方面是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构建长远竞争力的主要举措。

  会议指出,罗湖作为一个老城区,如何推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在哪些方面着力、下手呢?中央总的要求是“三去一降一补”,罗湖结合自身实际,应该有所侧重和对症下药,找准“去降补”的目标。一是去低端产能。二是去老旧库存。三是去低效杠杆。四是降企业成本。五是补创新短板。

  会议强调,罗湖创新发展任重道远。而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尤其是在全省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和核心战略,全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十大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创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大背景、大潮流下,罗湖再不痛下决心、狠抓创新,将会离全省、全市的产业升级的越来越远。一是力推科技创新,全力加快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二是加快业态创新,着力创建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三是加强金融创新,推动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规划建设。四是推进管理创新,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罗湖虽然辖区面积较小,但地处深港中心地带,具有联通东西、对接深港的区位优势,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优势,内生动力较强的创新创业优势和城市元素完备的文化优势,完全应该也有条件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中争当先锋。一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东进战略。二是发展口岸经济带,切实加强深港合作。三是打造国际消费中心,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

  找准问题短板 打造现代化城市空间

  “两个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在全国发展中的目标定位,分别对应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走在前列。王伟中书记要求,深圳要有更高标准、承担更大责任,加快建成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罗湖也必须要有这种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一是要精准分析评估,找准问题和短板。二是积极做好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和产业共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走在前列。从全市的目标看,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目标是,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实现“两区三市”的奋斗目标,并明确了相关要求和具体标准。罗湖按照市委的部署,提出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罗湖振兴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先锋城区”,对应的标杆就是“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型”三个关键词,并要力争先于全市达到相应标准。一是要努力打造现代化的城市空间。二是要加快形成国际化的文明环境。三是要加快构建创新型的产业和治理。(罗湖社区家园网 林苗苗)

518034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