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白芒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建设
【打印】
发布时间:2020-03-13 信息来源:南山政府在线
巨大的龙门吊从高空吊送管片到10多米深的始发井口,由电轨车沿着轨道缓缓运送进隧洞,土压平衡盾构机精准有力向前掘进……3月11日,记者跟随工人施工的步伐,走入丽水河深层隧洞,“零距离”了解白芒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水质保障部分)施工进展。项目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刘杨介绍,该重点民生工程已在2月19日正式复工,目前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人复工率达到100%。盾构机每天向前掘进7.5米,整个隧洞突破88环135米,力争今年贯通。记者从南山区水务局了解到,丽水河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32%。目前工程正在实施明渠二期拓宽及隧洞盾构掘进工作,预计今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设。 3月11日上午,经过测体温、登记等程序后,记者进入位于西丽街道沙河西路一侧的白芒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水质保障部分)工地。 走过蜿蜒而陡峭的钢板小道,记者深入到丽水号盾构机始发井口,走入隧洞施工现场。狭长的轨道向洞里延伸,戴着口罩、安全帽的工人们正合力搬运物料,一辆运送泥土的电车沿着轨道缓缓驶出。“在地下施工,吊装作业面比较狭窄,加之地面不平整,人力运送材料不便,主要靠这辆小型电轨车穿梭运送。”现场调度工作人员李露说。 进洞后,向前100多米,穿过管线密布、设备运作的“心脏”位置,5分钟后,抵达掘进最前沿,一间狭窄的工作间映入眼帘。盾构机司机谢三鹏正坐在屏幕前操作土压平衡盾构机推进系统。谢三鹏说,复工后,盾构机从3月5日启动,因为前期调试、场地空间等限制,目前每天只能向前掘进约7.5米,完成管片5环拼装。“待过几天副环拆除后,盾构机就可开足马力,掘进速度每天有望达到10米。” 记者了解到,该隧洞全长约3.38千米,起点设置进水竖井,起点隧洞内底高程为11米,终点衔接大沙河处隧洞内底高程为7.7米,隧洞内径6米。去年12月31日,盾构机“丽水号”顺利始发,正式启动了该项目排水隧洞的掘进任务。管片拼装是深层隧洞施工重中之重。“一环由6块管片拼接而成。管片拼装一周需要半小时,还要不断微调,拼完后误差在5毫米以内。”李露说,这极考验人机协同能力,需要彼此信任配合。 项目建设每天两班倒(7时-19时,19时-7时),地下工人每班12人。在地下作业,面临着机器运转产热多、湿度高、噪音大等问题。工人来自五湖四海,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早已经习惯,大家同在一个“战壕”,就像一家人。 从地下回到地面,记者在项目指挥部看到,为确保施工安全,建设单位中建四局还安装了监控系统,在地面就可实时查看地下盾构机施工运转情况。 在西片区人工开挖丽水河和转输隧洞,是南山区保护西丽水库巧妙实施的“金点子”。记者了解到,为保护“深圳大水缸”,近年来南山区投入数十亿元建设完善西丽水库水质保障系统,该系统囊括生态区、建成区、东片区、西片区等部分。在2018年清理西丽水库水源保护区内288宗建筑的基础上,南山创新施策,在东片区与西片区分别开挖燕清溪、丽水河。“通过明渠和隧洞结合的排水方式,丽水河对白芒河上游进行改道,并沿沙河西路汇入大沙河。”南山区水污染治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说,“物理硬隔离”将让水源三村建成区50年一遇雨水全部转输出库,水库实现“铁桶式”保护。 该重点民生项目总投资约8.2亿元。在2月下旬,南山区委书记王强检查该项目时表示,该工程既是水质保障重要的“运河”工程,也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规划配套的重要工程,非常有开拓性,意义重大,要严格按照“让保护更严格,让发展更充分”的理念,加快推动项目工程建设,“铁桶式”保护好西丽水库,助推北部片区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