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她力量|“女博士”周海辉:相信自己的选择每一步都在迈向“锂”想

【打印】 发布时间:2021-03-08 信息来源:深圳新闻网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3月8日讯(记者 叶梅 曾郅云 )在无人机、电动汽车等新兴科技产品的发展过程中,电池技术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也将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制胜关键。因此,我国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也投身到“电池革命”大军之中,女博士周海辉就是其中的一员。

投身基础研发“女博士”逐梦深圳

出生于1979年的周海辉毕业于厦门大学,当时主要是做金属纳米材料、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方面的研究。硕士毕业后她到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教书,一年之后选择前往香港大学深造,做半导体纳米材料、电化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丰富的学习经历为日后周海辉的科研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硕博期间学习的电化学、拉曼光谱知识和先进材料表征技术在我后来的工作中都用到了,特别是经过硕博期间课题研究工作形成的理论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对后来的工作帮助很大。”她对记者说。

在完成系统性的学习之后,周海辉并未选择留在香港,她选择了一河之隔的深圳作为追逐梦想的“启航地”。“当年来公司面试的时候,我了解到公司有世界上最好的电化学工作站、也有世界上两大品牌之一的拉曼光谱,而这两大领域刚好是我所擅长的,所以我相信在这个平台应该可以做出一些业绩。另外,公司是做产品开发的,通过把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产品开发从而做出更好性能产品,这种产业化创造价值模式也跟我当时的理想很吻合。”于是周海辉毅然决然地来到了贝瑞特,开启了她与新材料、锂电池之间的不解之缘。

拥有20余项专利为企业创收数亿

简单做自己,勇敢坚持后总能看见阳光,这是周海辉对自己的评价。在她看来,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读书时的专业自己很喜欢,工作时也遇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所以她这一路上都非常坚定,也充满了热情。

自2011年进入贝特瑞公司以来,周海辉凭借着自己优异的工作能力和成绩,先后担任研究院基础研究中心研发工程师、副主任、主任和研究院副院长、测试应用中心总监,现在是天然石墨产品开发兼天然石墨PDT开展新材料研发经理。当问及十年来最难忘的工作瞬间时,周海辉表示,曾经有一款产品花费了几年时间研发,当样品第一次送客户测试,客户技术负责人给出的评价是“unique(唯一的)”,而且想到开发的材料应该可以应用到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上,她更加激动和自豪。

截至目前,周海辉已先后发表专利20项、期刊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3篇,还主导2项国际标准研制,其中一项国际标准已发布,主导5项国家标准的研制,为企业带来数亿元的经济效益。

坚韧专注有耐心女性投身研发领域有优势

在科学研究领域,当今社会对女性有不少偏见,还有“女性天生不擅长理工科”这一种论调。针对这一个观点,周海辉也表达了她自己的看法。“从个体角度来看,女性具有柔中带刚的坚韧、刻苦、有耐心、专注等品质,使女性在研发方面不打‘短平快’的球,在工作中能不惧艰难、勇于坚持自己的兴趣。从带团队角度来看,女性团队成员对情绪焦虑等方面的洞察能力可能更好一些,沟通上也是更好,团队成员遇到困难时能坦诚地说出来。最后,因为女性可以通过诉说而缓解压力,女性在释放压力时做的可能也会更好。这些都是女性在研发工作当中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今,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奋斗舞台,周海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走到了这个舞台的中央。在2020年,她获得了深圳市五一巾帼标兵岗、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用行动证明了“敢闯敢试、开发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深圳精神。在采访的最后,她也表达了对未来深圳女性的一些期望,“来深圳工作的女性,一般都是能吃苦、有追求的,未来的深圳一定会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有更多可以让大家尽情地发挥才能的平台,所以期望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城市的女性能够勇于选择自己的热爱、坚持自己的所爱,为小家、为深圳、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