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局即决战!大鹏抓住“三件大事”吹响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打印】 发布时间:2021-02-19 信息来源:大鹏政府在线

  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牛年第一个开工日,就是新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力日。2月19日,大鹏新区连续召开两个会议,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深化改革这三件关键大事,抓住带动全局发展的“牛鼻子”,助推各项工作跑出先行示范加速度。

  颁发45个科技创新人才、单位大奖 发出创新发展动员令

  2月18日上午,大鹏新区召开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座谈会,邀请新区科技创新人才代表,科技企业、科研院所代表共聚一堂,为新区发展献计献策、共话未来。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大鹏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广阳,新区领导王继良、刘峰、王立萍参加。

webwxgetmsgimg.jpg

  会议表彰了2020年“鹏程计划”优秀专家13名,优秀人才21名,授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鹏程杰出人才奖”;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获得2020年度十佳科技创新单位奖。

webwxgetmsgimg (1).jpg

webwxgetmsgimg (2).jpg

  黄三文表示,基因组所充分利用深圳市和大鹏新区2个层级人才政策优势,特别是新区人才1:1配套政策的支持,瞄准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展对农业食品的重大需求,对接国际标准,重点引进海内外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新区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生力军。

webwxgetmsgimg (3).jpg

  杨军指出,要坚定不移走好科技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把创新作为新区发展的主导战略,多策并举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构建特色创新体系。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要围绕科技发展重点方向、新区产业需求和科技资源现状,加快建设具有大鹏特色的创新平台。

  二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要聚焦“卡脖子”关键前沿技术短板,结合新区比较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共性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重大科技攻关。

  三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全力打造国际种业高地。要以“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引导基金”形式,汇聚粤港澳大湾区生物育种科研资源。

  四是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要以综合试点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征集制和容错机制,强化与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对接,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计划管理机制。

  六是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切实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要积极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活动,争取海洋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永久落户大鹏,打造具有大鹏特色的“双创”品牌。

  “抢先机”后“再发力”综合改革试点第二批6个项目出炉

  当天下午,大鹏新区又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第一次会议。

webwxgetmsgimg (4).jpg

  据了解,2020年10月,大鹏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谋划了14个第一批实施的改革事项,包括深国投官湖项目、水头沙非农建设用地、南澳码头用地等争取综合改革试点政策的“应用场景”项目,在全市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抢得了“先机”。

  今年,大鹏新区将狠抓“应用场景”落地见效,新增加了“东部电厂一期工程试点项目”“完善市场导向专家评审制度”“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置试点改革”“深化探索农用地土地利用改革”“推动锣鼓山公园林地审批打造高标准公园”“‘点单到家’——群众点单2.0版项目”等6个项目。

webwxgetmsgimg (5).jpg

  杨军指出,当前,新区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围绕市委赋予新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目标定位,抓住关键点、找准突破口精准发力。

  一要突出“先行先试”,用好用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狠抓“应用场景”落地见效,积极谋划争取授权事项,主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

  二要突出“大鹏特色”,打造陆海统筹生态文明改革新亮点。近年来,新区全力推进《深圳市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年)》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推出一批在全国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接下来要进一步发挥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区和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验区的优势,力争实现更多突破、打造更多亮点。

  三要突出“向海发展”,抢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制高点。作为全市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区,新区要推进实施“向海发展”重大战略平台,创新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海上经营活动监管机制。

  四要突出“制度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大鹏范例”。作为深圳唯一的功能新区,新区要利用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方面的体制机制优势,积极探索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强化党建引领、“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改革方面为全市提供示范样本。

  五要突出“先行示范”,着力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区托育产业走在全市最前列;探索大力引入名校,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完善社会化养老发展新机制;打造建立“弱有众扶”新平台。

  目前,新区全面深化改革蓝图已绘就,接下来要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前瞻谋划、督查考评和宣传推广,高效抓好落实,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杨军强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大鹏新区成立十周年。希望大家迅速调整状态,积极投身到新年“开门红”的各项工作当中,为顺利完成全年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为新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