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2月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日前,深圳市气象局发布《2020年深圳市气候公报》,2020年深圳"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也随之出炉。
1、"森拉克"造成明显风雨影响
2003号台风"森拉克"(Sinlaku,热带风暴级)于8月2日14时40分前后以热带风暴级在越南清化市沿海登陆,具有"影响范围广、累积雨量大"的特点,7月31日到8月2日给我市带来暴雨并伴有8~10级阵风,全市最大雨量184.5毫米,最大阵风28.3米 /秒。
2、"海高斯"带来严重风雨影响
2007号台风"海高斯"(Higos,台风级)于8月19日06时前后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5米 /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海高斯"具有"近海加强、生命史短"等特点,8月18-19日给我市带来大暴雨,沿海和海区最大阵风10级,全市最大雨量205.3毫米。
3、近十年最强季风降水
6月6-8日,我市记录到近十年持续时间最长、累计雨量最大的季风降水。全市平均过程雨量162.1毫米,大鹏新区核电站站记录到全市最大累计雨量(478.8毫米)和最大1小时雨量(98.5毫米);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水库站记录到广东省最大过程雨量665.3毫米。强降水在全市造成积水等灾情近百起,深汕特别合作区灾情最重,未造成人员伤亡。
4、9月局地暴雨多发近年罕见
9月份深圳有15天局地暴雨以上降水,为近十年最多,其中13天为局地暴雨或大暴雨,降水局地性非常强。全市月平均降水量335.8毫米,近十年中仅次于2010年的368.6毫米。
5、首场全市暴雨小时雨强破纪录
5月19-22日我市记录到年内首场全市暴雨过程,深汕特别合作区局地特大暴雨,最大1小时雨量高达153.7毫米(小漠站),刷新历史纪录。强降水造成各类灾险情70余起,以积水为主,未造成人员伤亡。
6、6月6-8强雷暴天气
6月6-8日强降水过程强对流特征明显,最大1小时雨量139.1毫米(小漠水库站),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历史第二强,每天云对地闪电在2000次左右,累计达6000余次,超过年总次数的1/5。
7、"9.12"局地强对流影响大
9月12日傍晚,我市西北部受突发强对流天气微下击暴流影响,出现短时强降水和短时雷雨大风,导致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20号线一期轨道工程机场北站与重庆路站间发生一起门式起重机倾覆事件。
8、历史第二强暖冬
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到2020年2月)平均气温18.1 ℃,比常年(16.2 ℃)偏高1.9 ℃,仅低于2018/2019年的18.3 ℃,为历史第二强暖冬。
9、6月中旬到7月持续晴热
6月中旬到7月,晴热少雨持续近50天,平均气温29.6 ℃,刷新同期最高纪录。晴热天气使电力负荷增大,截至7月14日下午,深圳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
10、入秋最晚,年底大风降温强
11月中旬末到下旬初出现同期罕见炎热天气,11月下旬最高气温(30.9 ℃)刷新历史纪录。11月27日达到气候入秋标准,刷新历史最晚入秋纪录。12月30日凌晨起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降温幅度普遍超过10 ℃,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到年最低气温6.3 ℃。
从气候影响评估来看,2020年深圳气候条件对大气环境改善的作用一般,同比较好。2020年深圳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总体比2019年高,生态保护红线内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升高更为明显。2020年深圳人体舒适日数为230天,为1980年以来第二少,仅多于2016年(228天),且主要集中在1-4月和10-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