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深圳市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进校区”活动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龙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龙城街道商会及嶂背社区工作站共同主办,通过座谈交流与实地参访,推动校企对接与技术融合,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活动伊始,校方代表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学院在科研团队建设、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随后,龙城街道相关负责人系统阐述了深圳市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平台定位与服务进展。作为由多方共建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该研究院以“线上撮合+线下服务”双轮驱动,着力破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目前,全市首个线下服务站已落户龙城街道丰隆深港科技园,通过持续开展“进园区、进校区、进企业”品牌活动,累计走访企业超170家,精准对接技术需求,并成功推动7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其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与贝伦斯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联合攻关获央视专题报道,成为协同创新的区域典范。
座谈环节,来自龙城街道商会的10余位企业家与校方科研团队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协同研发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校方特别介绍了校园内一座高度智慧化的图书馆,作为“从校园走出、又反哺母校”的生动案例,该馆由深信大毕业生欧阳锷邦创立的深圳市米进科技有限公司以全自主研发的智慧图书馆整体解决方案建设完成。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米进科技凭借覆盖自助借还、AI视觉盘点机器人、馆情大数据平台等软硬件全链条产品,完整演绎了“高校养育—市场历练—产业反哺”的创新价值闭环,成为校企合作的鲜活范本。与会各方在交流中初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龙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了街道在构建“三校区联动三园区”合作模式方面的系统布局。目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与创投·模力谷共建约4000平方米孵化基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也分别与天安数码城、丰隆深港科技园建立深度合作,累计为师生创业团队提供超1万平方米低成本空间,已成功引进6家优质团队,“校区+园区”联动发展的创新孵化格局正加速形成。
座谈结束后,与会嘉宾移步参观学院实训室及校园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全区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也已落户“创投·模力谷”,目前引进的56家企业中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占比近八成,初步形成垂直领域创新生态圈。这些成果正是龙城街道通过“建平台、搭桥梁、做服务、办活动”的系统路径,持续贯通“技术—产业—市场”转化链条的扎实实践。
未来,龙城街道将继续深化四大路径,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融合,为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创新能级提升持续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