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以赴抗击超强台风“桦加沙”

【打印】 发布时间:2025-09-24 信息来源:深圳政府在线

安全转移超30万人集中安置5.4万人

  9月23日,记者从深圳市三防指挥部获悉,为应对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对深圳造成的严重风雨影响,我市于当天上午发布《深圳市防台风防汛紧急动员令》,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措施,当天傍晚启动防台风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其中,14时起停工、停业、停市,20时起停运,9月22日晚已开始停课。值得注意的是,“五停”期间,除抢险人员和民生保障人员外,其他人员请勿随意外出。

  面对台风“桦加沙”来袭,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各项台风防御措施,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状态,毫不放松、严防死守,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23日,全市各区各单位抢抓台风严重影响前的窗口期,全面进入“临战”状态,做好“五停”工作的分步实施。市三防办组织督导组赴各区开展重点场所督导检查工作;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共排查树木超100万株,完成12.5万株加固、1680株倒伏树木清理;市住房建设局统筹做好全市在监2030个工地做好台风防御措施,针对高层楼宇,已全面落实排查要求,并督促物业、提醒市民清理阳台花盆杂物,针对全市2768个建有地下停车场的小区,已全部安装防水板做好台风应对准备。

  此外,全市1.5万余名三防责任人均在岗在位,消防、海事、水务等和各类社会救援力量均已在值班备勤,随时做好抢险救援准备,确保在遭遇事件时能够拉得出、打得赢。

  市三防办工作人员黄子英表示,全市已开放了865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供群众避险,生活物资充足,包括速食类食品40万份、饮用水100万瓶和折叠床、被子、衣服等生活用品。需要转移的市民可通过i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公众号和各大地图APP找到就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同时请市民积极配合三防工作人员做好转移避险。截至23日晚21时,全市已安全转移超30万人,集中安置约5.4万人。

1248艘渔船回港


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督导渔船回港避风、渔民上岸避险。

  截至9月23日,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1248艘渔船已全部就近回港避风,2388名本地渔民及150名外来避风渔民均已安全上岸避险。

  面对超强台风“桦加沙”带来的严峻形势,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以“人、船、港”为核心防控重点,兵分多路下沉一线督导渔船回港、渔民转移,督办重点渔港、避风塘安全隐患,确保问题即时整改,全面筑牢渔船渔港安全防线。

  支队通过电话、微信群、现场劝导逐船逐人确认,督促2388名本地渔民、150名外来避风渔民全部转移至陆上安置点,保障渔民生命安全;实时跟踪本地、异地停泊及港澳流动渔船动态,派执法船艇巡航香港吉澳岛附近海域,接回15艘深圳籍渔船及28名渔民,确保渔船“不脱管、不流失”;加大对渔港码头、避风塘、河涌入海口等重点区域的检查频次,依托智慧渔港系统实现实时动态监控,提升渔港防控精准度与时效性。

  支队践行“4”个“最”字标准,即“最高标准、最实作风、最细举措、最快速度”,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确保渔船都有人管、渔民都有人护,对渔港出入口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严禁渔船擅自离港。同时,支队组织开展渔船渔港安全隐患排查42次,整改船舶系泊不牢、消防设施缺失等隐患23处;完善各项应急预案,执法船艇提前待命,配备救生装备做好救援准备,保障防台期间物资充足、装备正常。

  目前,支队正持续密切关注台风“桦加沙”动态,及时调整防台策略,坚决守住渔船渔港安全底线。

涉水救护车随时待命

  记者昨日从深圳市急救中心获悉,为做好超强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深圳急救已启动台风应急预案,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确保极端天气下120调度、院前急救等各项工作正常运行。若城区道路积水严重,普通急救车无法到达情况下,深圳120将启用涉水型救护车辆开展救援。

  市急救中心特别做了急救车出诊应急预案,推出《院前急救车雨季汛期驾驶与维护工作指导意见》以及《涉水救护车启动应急预案(试行)》。

  市急救中心还全面加强人员与车辆应急准备,精准调用特种车辆,配置涉水救护车,如各急救网络单位在评估出诊任务风险时,若研判常规车辆无法安全通行时,可以申请120指挥中心调派涉水救护车执行任务。同时,规范执行途中突发事故处置流程,若出诊途中车辆发生故障或被困,车组人员则会根据车上是否有患者,按照指定流程进行处置。

  据介绍,涉水救护车经过专业防水改装,可满足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漫溢等场景的通行需求,车厢内搭配可伸缩式救援担架导轨,便于在狭窄积水区域快速转移患者。

  市急救中心提醒,请市民密切关注超强台风最新动态,非必要不外出,若遇突发急症,请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120调度员指导下开展现场急救。台风天路况复杂,急救车到达时间可能比平时长,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耐心等待,深圳急救人员一定会想办法尽快赶到。

急诊24小时接诊

  昨日,深圳各大医院发布台风期间就诊须知,医院以及社康机构于23日下午至24日全天普通门诊停诊,急诊24小时接诊、住院服务照常进行,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台风期间,未能按预约时间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不计爽约。请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务必综合评估天气和交通等各项因素,确保安全后再出行,建议非急症患者尽量避免在台风期间外出就诊。

  台风居家期间,市民若出现轻微不适症状,可联系已签约的家庭医生或选择医院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服务,医生将为市民提供专业的初步诊疗建议和指导。市民可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查询最新动态。

深圳公益救援队72小时备勤

  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广东,经综合研判,深圳公益救援队根据应急响应机制,9月22日9时启动针对台风“桦加沙”防御的全队72小时备勤工作,市民如遇险情,可拨打救援电话0755-88858995。

  据悉,22日深圳公益救援队分别在深圳急救中心、福田莲花街道、宝安西乡街道、龙岗坪地街道、盐田沙头角街道、福田园岭街道和深汕鹅埠街道共设立7个线下备勤点。23日,救援队出动前方备勤队员61人分别前往7个线下备勤点;截至23日16时,全部备勤人员均已在执勤点就位,就地开展装备状态确认保养及岗前安全培训工作,预计执勤时间不小于36小时。后方指挥中心23日值守55人次,并成立10人台风救助电话接线小组进行24小时轮值工作。

  截至23日晚上9时,救援热线接线小组已进入工作前置状态,快速接听和跟踪处置救援需求,后方指挥中心密切跟踪台风动态及灾害信息收集,根据台风信息动态灵活地调整救援力量部署。在物资方面,救援队调配乌尼莫克越野车1辆、运兵车1辆、两栖运输车2辆、货车3辆、蜘蛛吊1台、充气救援船艇9艘等救援装备,并协调深圳市应急处置支队、福田应急仓、龙华应急仓、盐田应急仓配合支持。

自然资源部将广东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


昨日下午5时左右,受台风“桦加沙”影响,大梅沙海滨公园海边掀起3米多高的海浪。 

  9月23日,自然资源部将广东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受超强台风“桦加沙”的影响,广东沿海将出现较大风暴潮过程和灾害性海浪过程。

  国家海洋预报台于23日晨将风暴潮、海浪预警级别双双提升为最高等级红色,并提醒深圳等沿海低洼地区在9月24日中午前后海水倒灌风险高。

  随着“桦加沙”不断靠近,广东沿海浪高正不断增大。预计今日深圳到江门沿海将出现120到280厘米的风暴增水,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中山市和珠海市的风暴潮预警级别为红色;南海北部将出现8到13米的狂浪到狂涛区,广东近岸海域将出现4到7米的巨浪到狂浪,海浪预警级别为红色。

  国家海洋预报台提醒,此次风暴潮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深圳市大鹏新区、盐田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东莞市,广州市南沙区,中山市,珠海市香洲区、斗门区和金湾区的沿海低洼地区在9月24日中午前后海水倒灌风险高;惠州市惠东区和惠阳区沿海低洼地区在9月24日中午前后海水倒灌风险较高。其中,深圳极易发生海水倒灌险情的沿海低洼区域有: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南澳办事处,南山区沙河街道,福田区沙头街道,宝安区航城街道、福海街道,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车辆不要停放在树下路灯杆下

  昨日,深圳城管部门持续行动,加强防范台风“桦加沙”,截至23日15时,全市城管领域共排查树木107.97万株,其中修剪4.82万株、加固12.5万株、清理病险树木1680株;巡查户外广告9.63万个、招牌30.41万个,发现设施安全隐患1381处,其中拆除709处,加固667处,完成路灯设施防漏电检测2292处;清理雨水箅子14.42万余个。

  城管部门提醒:台风天气非必要不出门;检查并加固门窗,移入阳台花盆等易坠物品;注意用电安全,远离路灯杆、配电箱等带电设施;外出时避免接触路灯杆、落地广告牌等金属物体,远离广告牌、树木、电线杆等易倒伏物;车辆不要停放在树下、路灯杆下、广告牌下;远离山坡、围墙、水体等危险区域,为了确保生命财产安全,请不要进入全市郊野径、远足径、绿道、骑行道等场所开展徒步、骑行活动。如发现市政路面有树木倒伏或断枝等情况,请及时拨打城管热线12319报险。

哄抬价格等行为最高罚300万元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给广大经营者和相关单位发布了关于台风“桦加沙”期间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保障极端天气期间市场整体价格秩序平稳,尤其保障蔬菜、粮油、肉禽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

  告诫书提醒各经营者尤其是农贸市场、商超内蔬菜肉蛋奶等民生商品经营者要严格遵守《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不得利用价格手段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告诫书要求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制度,切实做到价签价目齐全、真实准确、货签对位。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引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进行交易,严禁低标高结、虚假折扣、诱导交易、不履行价格承诺等价格欺诈行为。

  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最高可处5000元罚款;有价格欺诈行为的,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对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行为的,最高可处300万元的罚款;对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最高可处500万元的罚款。欢迎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加强监督,若发现相关违法行为,请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

多口岸跨境交通暂停服务

  记者昨日获悉,为迎战台风“桦加沙”,深圳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皇岗口岸、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莲塘口岸与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等多个口岸的跨境交通班次做出调整。同时,港方将对深圳湾大桥桥面风速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决定是否临时封闭深圳湾大桥。

  在罗湖口岸,若香港天文台发出九号及以上风球,港铁东铁线(红磡至罗湖/落马洲)露天段将暂停行驶。在文锦渡口岸,多个跨境巴士均于9月23日下午暂停服务。

  在深圳湾口岸,多家客运公司跨境巴士班次也进行调整,大部分往返香港深圳湾方向末班车在23日下午发出,若香港天文台解除八号风球信号,将视路况陆续恢复服务。

  在旅客通关最为繁忙的福田口岸,香港天文台八号风球发出3小时后,港铁巴士服务停止。若改发九号或以上风球,露天段列车、轻铁及港铁巴士服务将即时暂停。

  莲塘口岸方面,环岛中港通跨境巴士服务、粤港直通巴士、永东巴士9月24日所有班次暂停服务。9月25日,将视台风过后情况恢复服务。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方面,由香港西九龙站出发的列车及前往该站点将更改到站为广州南或深圳北。请广大旅客密切关注各口岸及高铁官方通知,提前调整出行计划,避免耽误行程。

多景区临时闭园推出暖心退改措施

  9月22-23日,深圳小梅沙国际都市亲海度假区、深圳欢乐谷、深圳世界之窗(含阿尔卑斯冰雪世界)、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等多家景区陆续发布闭园公告及退改措施。各景区均提醒游客,台风天气请注意安全、减少外出,期待与游客在风雨过后再次相聚。

  根据公告,小梅沙国际都市亲海度假区的小梅沙海洋世界、海滨乐园于9月23日至25日闭园,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已购此期间游玩票的游客可在原购票渠道退票;深圳欢乐谷于9月23日至24日闭园,已预订当日门票的游客,可通过原预订渠道免费退改,“一票三夜”尚未使用的夜场天数将自动延期;深圳世界之窗(含阿尔卑斯冰雪世界)9月23日、24日闭园,已预订当日门票的游客,可通过原预订渠道免费退改;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9月23日至24日闭园,购买门票的游客可在购票平台申请原路退款,或在订单有效期内另选日期出行游玩;深圳野生动物园于9月23日12:00至9月25日闭园,已预订门票的游客,可选择通过原购票渠道申请退款,或改期至恢复开园后进行游玩。

  同时,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向全市各酒店、旅行社发出倡议,包括旅行社暂停来深团队接待、有条件的酒店可预留客房供紧急避险使用。

多家文化场馆临时闭馆

  受台风“桦加沙”影响,为保障广大市民观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深圳多家文化场馆于9月23日至9月24日临时闭馆。

  博物馆方面,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历史民俗)、同心路馆(古代艺术)、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以及南山博物馆所辖各场馆,包括南头古城博物馆、南头古城微型博物馆群、天后博物馆、关帝庙、陈郁故居、宋少帝陵等,均于9月23日至24日暂停开放。深圳博物馆同心路馆的停车场也将同步暂停对外开放。南山博物馆提醒,已购票预约9月23日至24日参观《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的观众,可在开馆后任一时间凭预约码参观。

  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美术馆(东湖馆)、何香凝美术馆、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深圳画院美术馆、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等艺术场馆以及深圳音乐厅、深圳大剧院、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等多家演出场馆,均于9月23日至24日临时闭馆,暂停所有线下活动和服务。

  多家文化场馆表示,若市三防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等级降低为四级及以下或取消,场馆自动恢复开放。

深圳中院暂停现场诉讼服务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昨日发布紧急通知,暂停现场诉讼服务,自9月23日14时起至应急响应解除,暂停该院的立案、调解、听证、开庭等现场诉讼活动。诉讼服务中心、信访接待窗口暂停开放,有关诉讼服务具体事项可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咨询。

  记者了解到,原定于9月23日下午至9月24日的开庭、调解、听证等活动均延期或线上办理,具体事宜当事人、代理人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深圳移动微法院”与案件承办法官或法官助理联系。

  暂停现场服务期间,市民群众可通过下列两种线上诉讼服务渠道办理诉讼业务:一是诉讼服务网: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https://ssfw.gdcourts.gov.cn/);二是微信小程序:“深圳移动微法院”。

市救助站多措并举保障流浪露宿人员安全

  记者从深圳市民政局获悉,为切实保障街面流浪露宿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市救助站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深入开展街面流浪露宿人员救助工作,同时保持救助热线全天候畅通,全力确保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街面流浪露宿人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据悉,市救助站紧急部署,在日常街面巡查基础上,全面深入到车站、广场、公园、地下通道等流浪露宿人员易集中区域,开展多轮次、地毯式巡查排查,确保不漏一人,全力保障其生命安全。巡查中,工作人员耐心与流浪露宿人员沟通,详解台风危害,积极劝导入站避险,对于暂不愿入站者,充分尊重其意愿,精准告知就近避险点信息,并发放应急物资。截至9月23日上午,累计开展专项救助4次,对于发现的人员均给予救助,发放物资150余份,宣传单20余张。

  同时市救助站运用“云巡查”调度系统,采取“线上巡查+线下救助”的模式,线上轮巡111个监控点,自动检测并预警疑似流浪露宿行为,经人工复核确认后迅速锁定线索,大幅提升主动发现能力。截至目前,移动监控AI识别及人工判别共发现疑似线索4条,研判后,均为街面露宿人员,云巡查调度中心将线索信息转派至相关负责单位,并反馈已劝导救助4人。

  目前,市救助站已深入开展站内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储备了充足的生活物资及应急药品,切实保障了站内服务对象的生活安全保障;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保持救助热线全天候畅通。下一步,市救助站将继续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及街面流浪露宿人员状况,充分利“云巡查”调度平台,持续加大巡查力度,全力确保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街面流浪露宿人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深圳市救助管理站电话:0755-82433326、82434840,地址: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北环大道1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