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备战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龙岗区多措并举,深入践行绿色办会理念,全力推进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交出龙岗赛区绿色答卷。
近年来,龙岗区系统推进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六项指标(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10、PM2.5)连续10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PM2.5年均浓度从2020年的20.4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4年的17.8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12.7%,且稳定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饮用水源水质连续5年100%达标,河流优良河长从2020年的22.32公里提高到2024年156.19公里,河流水环境从“全面消劣”向“全面达优”逐步迈进。噪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龙岗区夜间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持续提升,2022年至2024年,从67%增至75%再到91.7%,声环境质量稳步向好。
本届赛事深圳龙岗赛区共承接6个比赛项目,龙岗区以打造“美丽全运”为目标,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把绿色基底转化为办赛优势,全面强化环境质量保障,制定“一馆(店)一策”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方案,聚焦赛事场馆、运动员驻地等重点区域,从空气、水质、噪声等多维度推出11项具体任务,全力保障低碳、美丽的体育盛会,展现龙岗风采。
蓝天常驻:擦亮“龙岗蓝”名片
以精细化、网格化的管控理念,多措并举打造空气清新的品质环境。
源头清单化。聚焦场馆、酒店周边核心区域,对工业企业、用车大户、工地、餐饮、加油站等重点源开展排查,制定污染源管控清单及措施,实现污染源清单化管理、差异化管控。
治理科技化。AI赋能大气治理,“人防技防”双轮驱动提效能。通过加密巡查检查、扬尘走航监测、AI智能识别等实现重点区域路洁尘清,城区面貌干净整洁。
防控协同化。构建“重点突出、区域协同”的联防联控强化攻坚机制,加密监测网络、提升预警能力,确保响应及时高效。
碧水长清:绘就龙岗“山水画卷”
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环境安全,打造“有意思”的亲水生活空间。
保障用水安全。制定明确管控水域、水质目标,通过无人机巡飞、加强人工巡查、加密水质监测等多维度强化场馆周边水环境监管,保障水安全、水环境质量。
保障供水安全。做好山塘水库安全管理,加强供水企业、二次供水设施、市政供水管线、供水管网等管理,落实汛期强降雨天气水库和山塘防御工作。
保障亲水安全。以龙岗河作为样板,推进绿美碧带、幸福河湖建设,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生活、生态强融合,提高群众对河流水环境的获得感。完成了龙岗河干流碧带省级绿美碧带评定和复核工作,完成龙岗河省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总体进度的96%。
宁静护航:静享全运精彩赛事
坚持“绿色办赛、文明办赛”理念,全面加强噪声污染治理,保障赛事宁静,营造宜居环境。
精准溯源,源头治理。全面排查比赛场馆、接待酒店周边500米范围内噪声污染源,构建动态管理清单,实现污染源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加强与周边工地的沟通协调,优化施工工地作业时间,从源头降低噪声污染。
点面结合,降噪达标。从“点”出发,强化巡查执法,规范商铺经营行为,优化经营方式,减少噪声影响。“面”上发力,加强比赛场馆及接待酒店周边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管控,严格执行准入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标准,确保龙岗区声环境质量达标。
低碳先锋:打造龙岗绿色样本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低碳实践,做好低碳办赛的龙岗表率,打造龙岗样本。
场馆焕新,践行绿色理念。利用光伏矩阵,深圳大运中心实现“绿电”自给自足,广泛应用环保建材、深度嵌入智能能耗管理系统,为赛事场馆的可持续运营树立行业标杆,助力深圳实现近零碳目标。
企业共研,推进低碳建设。聚焦酒店住宿等重点场所,开展“龙岗区十五全运会碳中和”专题培训,鼓励中海凯骊、雅邦朗悦等十五运会接待酒店打造“绿色酒店”与“零碳”接待酒店,推动赛区碳中和示范。
全民参与,助力全运碳中和。以植树造林为生态画卷添绿增彩,开展“我为全运种棵树”义务植树活动,助力全运会实现碳中和,为十五运会筑起坚实的生态屏障,更让“绿色龙岗”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全民共建:凝聚全运绿色共识
以“全民参与”为核心,大力营造“绿色全运”氛围,共建共享“有意思”“有品质”的城市。
开展多样化全民活动。围绕国际低碳日、六五环境日等开展主题日活动,打造龙岗“自然共生”舞台,激活公众绿色使命感,争做绿色全运的行动者和传播者。同时,开展“我为全运种棵树”“我为全运代言”“争当文明志愿者”“减量齐参与、回收再利用、分类接力行”等活动,凝聚全民力量,共同守护龙岗绿水青山,助力打造一届绿色、文明、精彩的体育盛会。
龙岗区将继续紧扣“办好一次赛、提升一座城”的办赛理念,以举办大型综合性赛事为契机,切实推动辖区环境品质提档升级,持续书写天更蓝、水更清、城更静、人与自然更和谐的美丽龙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