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促进社会文明提升

【打印】 发布时间:2025-07-17 信息来源:深圳政府在线

  文明单位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深圳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推动各行业单位立足行业特性,践行责任担当,以创新服务深化文明内涵,用务实作风弘扬时代精神,涌现出一批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业典型。近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通报了我省精神文明建设获全国表彰有关情况,我市福田区莲花街道办事处、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深圳市血液中心、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等23个单位获评新一届全国文明单位。

  地处深圳市中心城区,福田区莲花街道以文明创建绘就幸福民生画卷。莲花街道办事处采用“政府引导支持、社会组织承接运营、公众参与”的模式,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幸福会客厅”,推出文化讲座、艺术展览、亲子活动等系列公益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居民“家门口”;探索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基层治理模式,搭建群众和志愿者好用、爱用的积分平台,助力提升群众文明素养;通过“莲花山下议事会”“街坊邻里茶话会”,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打造数字老年食堂、“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福宝宝”社区托育点等民生服务品牌,让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深挖本土红色资源,推出“渔邨文化课程”“渔邨星伙伴计划”,孵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社区常态化开展“党建引领+教育实践+公众服务”三结合的文明实践活动,构建起百姓“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高效运作机制,精准对接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搭建“渔邨社区基层治理分析会”平台,建立闭环治理模式,确保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创新提出“党建+公益+普惠”思路,打造罗湖区首个社区托育点,有效缓解社区家庭“带娃难”问题。

  从1993年在全国率先推行自愿无偿献血以来,深圳市血液中心开创了无偿献血的“深圳模式”。深圳累计超过606.8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百次献血者超800人,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全国领先,连续三年成为全国年度捐献超过百例的城市。中心持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等打造一流献血服务,以创新科技重塑献血体验,建设全国首个5G+智慧捐血站、全国首条全过程高通量血筛流水线,启用全国首个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等,让捐血站成为市民实现捐血救人愿望的爱心驿站,成为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

  秉承“文明众筹、文明共享”工作理念,由社会各界成员共同发起的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文明建设便捷沟通的桥梁。促进会构建了分级管理模式,派驻188名文明实践指导员驻点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建设政策宣传、业务指导、活动策划、工作培训和特色探索等活动。创新探索公共文化阵地全公益自运营管理服务模式,招募在文化艺术、管理服务等领域有特长、有热情的会员,参与文明实践中心日常运营、书法培训、志愿服务等工作。组织开展“我是文明代言人”“公共文明大家谈”等活动,积极传播文明理念,弘扬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