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轻点操控,远隔1800公里的山东某地一间厨房内,人形机器人流畅煎出香喷喷的牛排。7月4日,南山企业越疆科技发布了一则视频,让“远程存在”从科幻走进现实。那块煎得恰到好处的牛排,成为人形机器人时代加速到来的生动注脚。
视频中,深圳工程师头戴VR设备,双手在虚拟空间自如挥动、抓握。与此同时,越疆科技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Atom在山东精准复刻每一个动作:从冰箱取牛排,到煎锅放黄油、煎制翻面,全程行云流水,动作响应达毫秒级,无丝毫卡顿。
此次亮相的Atom机器人,已实现全球批量交付,拥有工业级±0.05mm重复定位精度。越疆科技深度融合“远程存在”与“远程呈现”技术,借助毫米级动作捕捉与超低延时网络传输,达成操控员与机器人的瞬间同步联动,完成操作意图到动作复现的闭环。
技术层面,Atom肢体关节精准复现工程师动作,空间轨迹重合度超99%。其突破性的全身协调能力,让上下半身协同作业,避免传统远程操控的“漂移”风险,确保复杂任务可靠完成。
这一技术突破意义深远。未来,它或将重塑多个领域:游子远程为父母做饭陪伴;外科专家通过机器人在千里外完成精准手术;在地震等高危环境中,机器人成为“钢铁替身”,替人类直面危险。电影《阿凡达》中通过神经链接操控纳美人躯体的奇幻场景,曾是我们对遥远未来的瑰丽想象。越疆科技等机器人企业的创新尝试,或将把电影场景变成可触摸、可应用的现实,带领人们开启“远程存在”技术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