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场景找产品 给产品找场景 深圳发布首批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和能力清单

【打印】 发布时间:2025-07-07 信息来源:深圳政府在线


在近日举行的“应急使命·2025”演习现场,一系列新装备、新技术等应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行动中。 


灭火无人机控制火势


破玻无人机击碎幕墙

  在6日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工作前海推进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5年全市第一批次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和能力清单,其中,需求清单涵盖67个可开放的应用场景,能力清单则包括140项可提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以场景创新为杠杆,撬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耦合,构建起强大的“场景驱动”推广生态。

  应用场景已逐渐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力场”,开放的场景资源成为城市竞逐新兴产业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抓手。记者注意到,此次的应用场景发布,创造性地采取了两张清单同时发布的模式。其中,67项需求清单涵盖涉及应急保障、低空经济、医疗卫生等17个领域,与140项能力清单领域高度契合。

  活动现场,湾区之眼数字科技体验中心、罗湖深港融合特色街区无人驾驶小巴、宝安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以及福田智慧零售体验区等,共7个项目的需求方与供给方现场签约。深圳出版集团“湾区之眼”将升级打造为“湾区发布厅”,为大湾区科创企业提供产品首发、市场验证的一站式服务。

  “我们希望搭建平台,有效打通应用场景供需双方合作脉络,实现对供需双方的双向赋能。”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莫鹏介绍,经过初步匹配,需求清单中首批有30项与能力清单匹配,覆盖率达45%。“为有效缩短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培育周期,此次需求清单中,政府侧担当主力军,以真金白银的订单和场景,旗帜鲜明地传递‘政府先用、市场跟进’的强烈信号,全力帮助企业培育拓展市场。”

  城市道路无人配送服务、鸣笛/炸街抓拍系统、立体化ECMO低空救援体系、新型无人机高空智能灭火系统、智能无人驾驶游艇……此次发布的能力清单汇集了140项尖端技术、创新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既有来自深圳大学、哈工大(深圳)等顶尖学府的源头创新,也有深圳湾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院所带来的技术突破,更有来自市场最前沿的一大批科创企业的创新成果。可以说,这份能力清单不仅是深圳科技创新成绩单的集中展示,更是精准匹配需求、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痛点的“锦囊集”和“工具箱”。

  接下来,深圳还将持续深挖、动态更新更多高价值、全领域的应用场景资源,助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机构,在深圳应用场景的开放与建设过程中,找到更多最佳合作契合点,在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展现创新力量,共享发展红利。

  未来还将在市发展改革委官网、“深i企”平台,滚动发布更多批次的应用场景开放清单,让深圳的“机会之门”越开越大、越开越好。

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在前海揭牌 计划每年挖掘应用场景不少于100项 征集技术产品不少于100项


揭牌仪式上展示的低空产品。

  7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工作前海推进会在前海举行,会上揭牌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管理局局长王守睿,中联办深圳联络部副主任伍俊斌,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出席并共同为中心揭牌。

  该中心启用后,将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特色布局、多元参与”原则,着力破解技术创新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加速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率先应用、推广、迭代,打造“湾区协同-全国辐射-全球链接”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努力实现气象一新、面貌一新、效益一新。

  前海依托制度创新、深港合作、产业融合、金融赋能等叠加优势,率先建设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并提出“1-6-8”建设思路,包括“1”个综合中心,即打造集展示、交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场景创新平台。“6”大功能定位,即开展场景创新全领域开放、全要素保障、全链条服务,打造全域开放的湾区枢纽、示范引领的试验平台等。“8”个重点领域,中心将聚焦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绿色能源、低空经济、海洋经济、新型消费、家政养老、城市治理、政务服务八大领域,挖掘和设计应用场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中心还将强化与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汇”双向总部基地、深圳·前海e站通等平台载体联动,探索“香港研发+前海验证+湾区推广”模式,助力大湾区建设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接下来,中心“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将逐步建立完善全流程、全链条的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体系,探索“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精准匹配-要素支撑-生态协同”的应用场景创新路径,计划每年挖掘应用场景不少于100项,征集技术产品不少于100项,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大湾区、在深圳率先应用推广,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探索“前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