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联会综合改革助力龙岗打造“四有”城区典范——平湖辅城坳社区工联会“聚力”赋能

【打印】 发布时间:2025-06-19 信息来源:龙岗政府在线

  辅城坳社区面积有5.4平方公里,目前有建会企业98家,职工近1.3万人,辅城坳社区工联会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落实“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机制,以品牌化思路谋划职工服务项目,通过开展“聚力”赋能工程,增强工联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提升职工会员的幸福感指数,让职工积极融入“四有”城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氛围。

  携手共建,实现资源共享

  平湖街道总工会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双向选择的原则,安排山厦社区工联会与辅城坳社区工联会进行“一帮一”结对,借助山厦社区职工之家服务平台阵地,实现资源共享,强化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服务职工效能。例如,利用山厦社区职工之家的场地,辅城坳社区工联会开展“代表+工会”联席会2场及劳模宣讲等活动6场次,解决场地受限问题。

  精准赋能,提升干部素质

  辅城坳社区工联会实施“精准赋能”计划,加强专兼职工会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工会干部的履职能力。通过开展“工会干部知识竞赛”“工会主席有话说”“工会主席在行动”等活动5场,惠及90多名企业工会干部。如通过工会干部知识竞赛,以“以赛代训”的模式,提高工会干部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履职能力,在第一时间发挥“第一知情人”“第一协调人”作用;开展“工会主席在行动”活动,引导企业工会主席倾听职工心声,了解职工诉求,收集各方意见,分类处理,及时化解矛盾。

图片

  培育社团,探索服务新模式

  为破解工联会服务能力不足和常态化服务机制欠缺等难题,辅城坳社区工联会积极培育发展工会积极分子,注重提升其工会意识和组织能力,现有活跃的工会积极分子300余人。探索职工服务新模式,建立工联会职工服务社团,拟定职工社团职责范围,规范社团组建流程,开展职工羽毛球兴趣班、职工户外拓展等各类社团活动20余场次。2024年共吸纳50余名职工加入工会积极分子队伍,为职工服务活动建言献策,提高职工服务精准度。通过开展优质的职工服务活动,让职工深刻体会到工会温暖,提升融入“四有”城区发展的归属感,助力辖区企业增加人才“留”量。

图片

  那么,这些创新改革都带来了哪些成效呢?

  辅城坳社区工联会开展“聚力”赋能工程,形成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企业职工逐步扩展的圈层影响力,以项目为牵引,整合社区资源,推动工会组织建设、权益保障、职工服务等各项工作有效落地。

  项目牵引推动工联会运作效能更加高效

  辅城坳社区工联会联动企业及有关职能部门力量,协同配合,精准赋能,推动工联会各项改革工作措施落地见效。做实“工联会+”机制,广泛链接辖区资源,合力推动工联会综合改革工作。目前已建会企业98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7个,推进23家百人企业工会开展星级工会评定,发动职工积极参与市、区总工会组织的各项劳动和技能竞赛,其中辅城坳工联会荣获深圳市2024年“中国梦 劳动美”技能秀视频大赛三等奖;银通新能源汽车运输实业有限公司员工韩小久在匠星耀鹏城 礼赞新时代“深圳工匠杯”第十四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青子衿餐饮实业有限公司向志兰荣获“2024年龙岗区星耀龙岗班组之星”称号;华丰玩具(深圳)有限公司工会代表队、融湖盛世幼儿园工会代表队荣获平湖街道2024年职工工间操比赛一等奖等。

  精准赋能激发工会工作触角更加灵敏

  辅城坳社区工联会通过加强企业兼职工会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促使其在企业工会的规范化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劳资纠纷预防与调处、组织活动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延伸基层工会触角,让职工融入城区,增强职工融入感和认同感。2024年通过“代表+工会”联席会议收集职工共性诉求10余条,通过工会途径解决4条,并推动各职能部门解决其余诉求。通过工联会综合改革工作增强基层工会干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履职能力,2024年通过企业工会组织上报劳资纠纷隐患16条,独立协调解决11条,其余通过联合社区调解等部门共同解决。

  资源整合助力职工服务活动更加优质

  辅城坳社区工联会紧密链接山厦社区职工之家优质资源,实现阵地和服务资源共享,将“一帮一”结对帮结工作深入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秋“暖新”活动、赠送爱心早餐等活动10场次,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600余人,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融入城市生活。又如,开展暑期职工亲子蛋糕DIY活动、太极拳培训班、职工全家福拍摄、心理健康讲座、工会积极分子表彰慰问活动10余场,职工参与活动积极性大幅提高,服务职工近1000人次。开展工间操展演比赛,吸引了50余家企业通过内部选拔推荐100余名职工参与比赛,激励职工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健康的体魄、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中。

  辅城坳社区工联会的改革之路不仅增强了基层工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还让更多职工真正融入城区,增加了他们的归属感,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工联会真正成为了职工们的“贴心人”。未来,他们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助力打造“四有”城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