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员专业能力,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3月13日,坪山区司法局组织开展了人民调解员“每月一主题”培训,本次培训主题为“工伤(亡)/非因工死亡纠纷调解实务”。坪山区司法局副局长钟远平,各街道、社区、驻点派出所人民调解员及“法律明白人”参加。
工伤(亡)纠纷是基层调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涉及法律政策复杂、赔偿标准争议多、群众诉求迫切。本次培训紧扣一线调解需求,特邀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深圳市二级调解员、二级劳动关系协调师罗微担任主讲人,围绕工伤(亡)认定程序、赔偿项目计算标准、非因工死亡补偿规则等核心内容展开系统讲解。
“从工伤认定申请到赔偿协议履行,每个环节都需要法律支撑和人文关怀。”罗微结合《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梳理了工伤纠纷调解的“五步法”:一是及时收集劳动关系证据;二是协助申请工伤认定;三是核算法定赔偿项目;四是引导双方协商方案;五是促成书面协议司法确认。通过流程化指引,帮助调解员厘清工作主线,避免程序疏漏。
针对调解员普遍关注的赔偿标准问题,罗微通过案例详细解释赔偿项目的法律依据和计算方法。为增强培训实效,现场还进行了实战演练,并发放了工伤、非工伤赔偿计算模板,让调解员可以做到“随用随查”。参训调解员纷纷表示,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掌握了工伤纠纷的法律要点,更学会了如何平衡法理情,既维护群众权益,又助力企业纾困,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钟远平在总结中强调,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多元解纷合力,促使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应对复杂纠纷。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从源头预防纠纷发生。三是强化能力建设,定期组织专业培训,锻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调解尖兵队伍。
此次培训通过精准化、实战化的课程设计,切实提升了人民调解员依法化解工伤纠纷的能力水平。下一步,坪山区司法局将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人民调解队伍建设,筑牢基层和谐稳定防线,为坪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通讯员:李发富,信息员:罗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