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准机器人赛道发力 南山区助推机器人产业“狂飙”

【打印】 发布时间:2025-03-07 信息来源:南山政府在线

  智能机器人产业风起云涌,南山区在九个方面重点发力。3月3日,《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对外发布,提出到2027年,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词,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终端装备。南山区抢抓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聚焦九个方面,在关键核心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机器人+”应用示范、产业集聚发展、金融供给服务等方面重点发力,加速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937436_yansy_1741007480898.jpg

  重点聚焦九方面精准发力 加速形成更完善产业生态

  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围绕机器人本体及机器人AI芯片、高性能电机、精密减速器、高精度多模态传感器、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以及“小脑”运控控制技术等开展技术攻关;支持围绕重点应用场景租用或购买智能算力开展具身智能模型训练和应用。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平台、检验检测中心、共享加工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鼓励为机器人创业团队提供中小试公共服务,降低初创企业产业化成本,助力机器人企业实现快速量产。

  培育引进产业链骨干企业。鼓励机器人行业优势骨干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成果在南山区进行产业化应用。支持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双跨”平台。支持人形机器人领域聚焦前沿技术的初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企业快速成长。聚焦产业链缺失关键环节,招引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

  深化“机器人+”应用示范。围绕公安、消防、电力、水务等公共领域,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放机器人应用场景。支持在工业制造领域应用机器人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围绕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物流、智慧商业等领域开展机器人领域应用示范项目遴选,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支持应用场景建设。加大机器人领域应用示范项目宣传推广力度,助力企业规模化应用。支持首台(套)产品应用,积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爆款产品。

  支持企业拓展市场。鼓励机器人企业申请北美NRTL认证、欧盟CE认证、德国TUV认证等国际权威认证,进军国际市场。支持机器人企业参加ICRA(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IROS(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会议)、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国内外知名的活动和展会,提升企业国内外影响力,推动行业交流合作。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深圳高新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等地重点打造机器人特色产业园,吸引机器人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部研发落地,推动社会园区在租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在南山北部片区依托红花岭、百旺信等园区重点布局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制造,支持企业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实现规模化生产。

  强化金融供给服务。充分发挥南山区国有资本的撬动作用,加强与深投控、深创投、天使母基金等市属国有创投平台及市场化头部创投机构的联动,扩大股权投资矩阵朋友圈,支持机器人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筛选机器人行业优质企业,纳入南山区支持科技型企业“千亿融资计划”白名单,建立机器人企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四方联合风险缓释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建立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专属风控模型、优化风险评估体系,助力企业债券融资。

  加快人才引进培育。加强机器人行业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机器人领域人才分级分类给予相应支持;强化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一套房、一间房、一张床”人才住房保障。支持机器人企业人才招聘和技能人才培训,通过开展专题招聘、校企项目对接等途径协助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支持企业通过实训基地挂牌、与院校共建市级产教融合平台等途径培养机器人产业高技能人才。

  促进产业发展生态。支持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企业举办重大产业活动,推动搭建机器人产业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促进整机和零部件、端侧计算芯片及模组等供应商的合作。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主导或参与研究制定机器人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提升标准制定和实施能力。定期举办机器人企业座谈会,精准了解企业诉求。对机器人重点企业,通过市、区两级政策体系提供精准服务。

20250225-4吧.jpeg

  南山区瞄准AI与机器人赛道 打造大湾区智能机器人高地

  作为广东经济第一区,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场“竞速赛”,南山时不我待,加紧布局。

  近段时间,南山机器人“八大金刚”在深圳湾体育中心与街舞演员共舞,众擎人形机器人完成世界首例前空翻特技,优必选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南山人形机器人犹如“哪吒”般大显身手,以未来形态和智能功能走进应用场景,成为推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南山区机器人产业增加值占深圳市比重约三成,是深圳市机器人第一大区,已经集聚了30余家优质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机构。

  2025年南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大湾区智能机器人高地,高标准建设具身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动机器人集群完善生态。

  “技术+政策”双重催化 南山智能机器人产业未来可期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等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的重要抓手,无形的人工智能算法与有形的硬件相结合,在智能机器人这一载体上,形成被称为“具身智能”的新质生产力。

  市场认为,2025 年有望成为智能机器人量产元年,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走进工厂,走进千家万户。

  南山区正实施“产业能级跃升”行动,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努力争创一流,让“南山智能”从“1”迈向“∞”。

  随着九个方面深入发力,“技术+政策”双重催化,南山作为国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双高地”,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将加快更新迭代,开辟广阔应用前景,产业化加速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