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全区首个花园小区居民小组,坪山区马峦街道深化党建引领活力小区建设

【打印】 发布时间:2025-03-05 信息来源:坪山政府在线

  基层治理工作与居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命题。近年来,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日前,马峦街道在基层治理创新举措中再进一步——坪山区首个花园小区居民小组,在位于马峦街道的京基御景印象家园小区宣告成立。

  把居民小组建在小区上

  花园小区是基层治理中的细胞单位,在花园小区建立居民小组,将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与专业化水平。据了解,“把党支部、居民小组建在小区上。全面推进居民小组建设”的指示精神,见于深圳市委社会工作部关于“党建引领现代活力小区建设”的相关工作指引中。京基御景印象家园居民小组的成立,正是对党建引领现代活力小区建设相关部署的落实。

  居民小组成立后,将成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及自我监督的基础单元组织,有利于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表达更加畅通,加强居民的认同感与获得感,为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居民小组扮演着居民利益代言人、社区治理参与者、社区文化传播者等多重角色,将承担起认真倾听居民呼声,及时反映居民诉求,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职责。

  发挥党建引领力量,更全面服务小区居民

  在花园小区已建立起成熟的党支部、业委会的背景下,居民小组的成立将为小区治理格局带来哪些新的意义?在居民小组筹备组组长袁军华看来,居民小组将更好地覆盖小区人群。“业委会主要覆盖业主群体,而居民小组则可以更广泛地对接到其他租客等居住群体,更全面地了解小区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租户群体和业主群体的需求有所差异,居民小组的成立,可以更好地解决小区居民群体的不同需求。

  京基御景印象家园居民小组目前有5位筹备组成员,他们有的是小区党支部的资深工作者,有的是热心小区事务的退休职工,有的是日常工作繁忙的企业高管,职业虽不同,但都对小区事务有着一份热心与责任感。此外,5位成员中有4位是党员,诠释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旗帜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居民小组,也可以遴选发现更多热心小区事务的居民,从而在后续和党支部、业委会的队伍互为补充,持续优化小区治理水平。”袁军华说道。他表示,筹备组成员们将共同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优化居民小组服务居民的能力与水平。

  精益求精,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优化

  近年来,马峦街道持续细化对小区这一基层治理细胞单位的治理模式的探索,深化党组织引领“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其他自治组织”协同共治模式,形成了以京基御景印象家园为代表的一批小区治理优秀案例。通过强有力的党支部建设、创新打造“业主共有资金基本账户+酬金制物业服务”模式、建立专业的管理规约等举措,京基御景印象家园小区各项事务运转有序,居民对公共事务的自主参与能力与参与水平日渐提升,党建引领现代活力小区建设格局日臻成熟。如今在已呈现成熟治理格局的京基御景印象家园小区推动成立居民小组,显示了马峦街道精益求精,在基层治理工作中不间断的优化和探索。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马峦街道花园小区居民数量不断攀升,社区原村民人数占比逐渐降低,这一社区人口结构的变化给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马峦街道将根据新的形势需求发力探索,以京基御景印象家园居民小组的成立为积极开端,重点推进花园小区居民小组组建工作,力争在辖区15个已纳管且入伙的商品房小区实现花园小区居民小组全面覆盖,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治理体系,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不断优化。(信息员:江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