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民营企业需求完善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

【打印】 发布时间:2025-02-25 信息来源:深圳政府在线

  在当下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经济浪潮中,民营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近年来,深圳将民营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同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深度融合,聚焦民营企业发展需求,持续完善 “引育留” 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从创新驱动的战略高地,到优化升级的产业前沿,人才的智慧正源源不断地为民营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优化人才政策聚才引智

  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之际,深圳扎实推进落实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实施企业人才汇聚项目,简称“企才汇”。

  通过“企才汇”,深圳着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突出市场需求导向,分类分档确定高端紧缺岗位清单。聚焦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关键领域,大力引进全球拔尖创新人才,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强化“双招双引”联动效应,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过程中同步匹配人才与产业政策,一体推进、一体落地。

  出台全球人才汇聚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项目,不断完善市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政策体系;推出面向全球的高层次人才举荐制、直认制、境外人才为深工作办法和高层次人才综合评价咨询委员会工作办法等政策措施……如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快形成,为民营经济领域引进各类人才提供针对性一揽子政策包,让深圳人才金字塔“塔基更实、塔身更强、塔尖更高”。

  “不问出身”人才评价激发创新活力

  民营企业是深圳创新力的重要来源,而创新之道,离不开人才的创新活力。

  深圳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探索建立以创新价值、贡献、能力等为导向,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致力创新的评价制度,有效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针对不同类别的创新活动,形成符合其特点的评价指标,促进科技人才潜心投入科研和创新。探索实施以用人单位为评价主体的人才评价机制,授权华为、腾讯、比亚迪等91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累计超过10万人次。南山区还探索构建“能力+业绩”导向的评价体系,授权区内500家用人单位自主评价高层次人才。

  “不问出身”,深圳聚焦人才的真才实学和创新成果,以实干实绩来评定人才,一方面打通人才向上晋升的“天花板”,另一方面也让有才华的人才,找到实现抱负的舞台,让人才不靠“出身”也可以“出彩”。

  发布岗位清单精准引才

  去年,深圳首批“20+8”重点产业高端紧缺岗位清单发布,给岗位“画像”及时释放人才需求信号,精准引才。

  据了解,首批高端紧缺岗位清单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与空天等10个重点产业,经大数据分析、问卷和实地调查、构建公式指标、九宫格分级分类、岗位画像和研讨论证等方式研究发布,释放出深圳重点产业人才需求信号,鼓励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对照清单,大力为我市引进各类人才。

  高端紧缺岗位清单,是在全面掌握深圳市重点产业的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基础上,借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全网招聘的大数据及猎头专业优势,运用“定量+定性”建模方法,将“高端性”与“紧缺性”相结合,突出“岗位薪酬”这一市场化评价导向,锚定重点产业高端紧缺岗位人才画像,再次展现出深圳尊才敬才爱才的巨大诚意。

  据透露,2025年,深圳计划开展其他18个重点产业高端紧缺岗位清单研究发布工作,实现“20+8”重点产业高端紧缺岗位清单研究制定全覆盖。

转存图片

宝安约600名干部挂点服务重点企业1.2万家

  参加活动的企业家纷纷发言,从当前企业发展趋势、自身资源及需求出发,再到人工智能等话题轻松畅谈……近日,为精准赋能企业家深度互联,宝安区工商联(总商会)推出“民企话坛·宝商汇客厅”系列活动,通过走访企业和互动交流等方式服务企业。

  在首期活动中,企业家们走进中安康华大厦,参观华南生物与细胞工程实验室、再生医学与健康管理中心,围绕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话题展开讨论。

  宝安是深圳制造业大区,民营企业则是宝安制造业发展的“顶梁柱”。除了推动类似于上面的走访交流活动外,宝安还推动党员干部直联企业模式,精准高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春节期间,我们需增加一台高压空压机供应新项目生产用气,需增容高压供电线路一条,但因春节期间施工队停工以及园区原有电力配套项目衔接等原因,送电时间可能大幅度延后。我们把这个情况向沙井街道反映,他们迅速启动协调机制,帮我们解决了问题。”位于沙井街道的绿点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目前宝安约有600名干部挂点服务重点企业1.2万家,累计走访对接企业近6万家次,解决企业诉求2100余件。与此同时,宝安从企业最为关心的产业空间、市场和资金等方面入手,推动供需对接更精准。例如,周五有“供需对接日”,组织企业走进比亚迪、广汽埃安、深圳技术大学、赛力斯(重庆)等找订单找客户,全年举办“周五供需对接日”39场,为1508家企业找市场、找订单,撮合成交额约30亿元;周四有“金融服务日”,依托宝安区金融超市举办“周四金融服务日”、银政企融资对接会等活动共162场,服务企业超1.28万家,促成融资金额约305.6亿元。坚实有力的支持、润物细无声的关怀,正助推企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