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运以来深圳地铁客流量逾8000万人次

【打印】 发布时间:2025-01-27 信息来源:深圳政府在线

  春运开始以来,深圳地铁返乡客流持续增长。据悉,1月14日至今,深圳地铁全网总客运量超800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888.3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7%。

  为切实保障广大市民安全便捷出行,深圳地铁组织开展了“春运暖冬行动,情暖回家路”志愿服务活动,在地铁布吉、罗湖、深圳北等站内,一处处春运“暖心驿站”成为独特的风景,“橙马甲”们每日活跃在枢纽站内提供热心帮助,用一抹“志愿橙”为市民的返乡路途增添温暖。

  为进一步给返乡市民提供多元化出行服务,深圳地铁从1月20日至1月27日共8天,在深圳北站、布吉站、罗湖站连接枢纽的换乘通道设置“爱心服务点”。在每日9∶00-12∶00、17∶00-21∶00期间,为市民提供咨询、问路、候车咨询等志愿服务,为出行不便的乘客提供爱心接驳服务。活动现场还特意准备了姜茶、爱心口罩、红包喜糖、爱心福袋等免费物资,为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及时帮助,守护其归家旅途。

  “深圳太棒了,我坐地铁到深圳北地铁站乘高铁,工作人员免费为大家提供口罩、爱心福袋,这座城市值得尊重。”来自重庆的长者对现场服务竖起大拇指。不仅如此,为了让广大市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爱心服务点”旁还设置了新春拍照打卡背景墙,并邀请书法爱好志愿者为返乡乘客送“福”字。

  “去年就在这喝上你们的暖心茶,今年又看到,特别温暖。”在布吉站准备乘坐火车回江西的王老先生高兴地跟志愿者打招呼。据了解,自2014年开展以来,深圳地铁“暖冬行动”已连续开展11年,每年都有深圳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到该活动中来,已成为深圳春运文化的一大品牌。

  “我们送出的不仅仅是一杯姜茶、一个福袋,更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关心和祝福,希望能让广大返乡者和过往市民游客感受到我们的服务温暖。”深圳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都是来自深圳地铁的党员、团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春运期间每天有667人次的地铁志愿者身披“橙马甲”上岗,用贴心服务让市民出行更加暖心、安心。

新闻链接.gif

铁路供电质稳量大 保障高铁“吃饱喝足” 揭秘铁路春运供电“黑科技”

  电网电压通过牵引变电所转换成高铁列车可使用电压,输送至铁路线上方的接触网,为高铁列车提供能量来源。记者了解到,广铁集团深圳供电段好港变电所在春运期间供电量可高达1600万度,能让铁路线上运行的高铁“吃饱喝足”,是广深港高铁沿线和部分香港段重要的牵引变电枢纽。该段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在春运中上演“黑科技”,更好地确保好港变电所高效运转。

  “把看不见的电流变成可视化的图形,科技发展也太快了。”老师傅谭传斌感慨道,“从最开始不太相信这些‘黑科技’到反复验证、使用,我们已经离不开它了!”红外、紫外成像仪以及声波成像仪,被大家称为“隐患照妖镜”。牵引变电所巡检工具革新,将传统巡检向可视化、智能化转变,让“温度异常”看得见、让“电晕电弧”可显示,检修效率更高了。自引入这几个“照妖镜”后,牵引变电所检修时间从30分钟缩减到15分钟,劳动效率提升一倍。

  “无人机在巡检时具有视野宽、覆盖性强等特点,让我感受到智能化设备普及后,铁路巡检更安全了。”车间主任黄紫蓬介绍,传统的人工巡视只能对设备进行地面观察,受角度、环境影响,往往一些死角成为“漏网之鱼”,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为解决问题,该段配备携带红外摄像仪功能的无人机,通过遥控手柄电子屏幕就能实时对高空设备状态进行全方位观察,让“高处缺陷”“隐藏裂痕”一目了然,更好地保障高空供电设备安全。自引入“盲区望远镜”后,供电设备高处盲区巡视覆盖面从80%提升至95%,能更好地观测到高空电缆头、高压接线端口等较难观察到的设备。

  “以前作业人员需要携带一大堆工具,现在只需开一台车就搞定,太方便了。”该段变电科技术员李会涛说道。为更高效完成电气试验,该段专门引进一台价值60万元的电气试验车,该车共配备变压器变比测试仪、开关特性测试仪等18种试验仪器,是一个十足的“便捷实验室”。同时,该段还配备办公设施、生活设施、急救药箱等日常用品,告别传统作业工具难携带、易遗失等问题,能做到随到随修、随检随用。

  据悉,春运期间,这些铁路供电“黑科技”将加大投入使用,为高铁和旅客的平安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