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市(不含深汕)多年平均降雨量1830 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每年4—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5%。深圳的水情有三个特点:本地水资源匮乏。由于地理条件比较特殊,深圳境内无大江大河大湖大库,蓄滞洪能力差,本地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八成以上的原水需从市外的东江引入,库容超1000 万立方米的大、中型水库只有16 座,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7,全市现状水资源储备量仅能满足45 天左右的应急需要,深圳因此成为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台风暴雨频繁。全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八成以上集中于汛期,年均受台风影响3.5 次。由于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水系,加上现有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局部区域排涝设施不够完善,受洪涝灾害的威胁较大。河流污染比较严重。全市绝大多数河流河道短小,呈明显的雨源型河流特征,雨季是河,旱季成沟,缺乏动态补充水源,水环境容量偏小,城市污染负荷远远超出本地水环境承载力,流域城区的河流普遍受到污染,水环境治理压力巨大。深圳境内共分11 个(含深汕2 个:赤石河流域、粤东沿海水系)流域水系,全市(含深汕)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 平方千米的河流共有362 条,总长1255 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7 条(深圳河、观澜河、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赤石河及明热河)。全市蓄水水库共有177 座(含深汕28 座),其中大型2 座、中型14座、小(1)型63 座、小(2)型98 座,总库容9.7 亿立方米。全市(不含深汕)水资源总量20.95 亿立方米,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量约121 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7.09 亿立方米,用水效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22 年自来水供水总量19.2 亿立方米,自来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9.9% 以上,水质优良。 (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