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届海洋文化论坛专题讲座“海上”举行 共话粤港澳海洋文化新发展

【打印】 发布时间:2020-11-30 信息来源:深圳新闻网

海洋文化论坛参会人员合影。

江苏海洋大学教授吴价宝海洋意识是海洋文化的灵魂吴价宝评价,盐田区图书馆在海洋文化领域做出了全国影响力。他以“国民海洋意识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涉海高校为例”为主题,提出海洋意识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是海洋强国的软实力。涉海高校应在加强国民海洋安全意识、海洋国土意识及政策意识等方面做引领。

著名文化学者丁学良海洋文化资料收藏应大有作为丁学良认为,盐田区图书馆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海洋文化资料收集和收藏方面大有作为,比如到世界海洋文化研究与利用的最强城市,购买或复制相关资料,使得盐田区图书馆成为海洋文化资料馆藏最丰富的图书馆。盐田区图书馆在举办海洋文化活动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希望这些好活动能够坚持下去,继续引领人们认识海洋、探寻海洋。

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杨浪地图在历史演进中发挥重要作用杨浪认为,本届海洋文化论坛的《粤港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海图展》非常有意义。这些古地图,能让人们从历史地理角度重新看粤港澳地区的发展变迁。地图在历史演进中,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上就出现了珠江口的海域,在2000多年前,这些古地图是怎么测绘的,非常值得研究,从而一窥当时的社会面貌。

文化学者、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刘申宁海洋文化促成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刘申宁从“什么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应包含什么内容”的角度作了分享。他说,海洋文化产生的第一个概念就是“平等”,这个“平等”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海洋文化促成了这个世界近一千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世界的冲击,对人类价值观念的冲击,给涉海民族带来的品格变化,作为文化研究是极具价值的。

海洋文化资深专家梁二平海洋文化论坛是一次敢闯敢试的创造梁二平从“盘活存量,做大增量”两个角度进行分享。今天,海洋文化怎么做?应该做大增量。例如,2007年,深圳海洋文化论坛的策划就是一次“无中生有”的创造。十多年来,海洋文化论坛由小到大,由单一走向系列,也走出深圳,为大家打开了一扇海洋文化之窗。远见决定高度,深圳这座城市敢闯敢试的精神,也必将激发海洋文化有更大的发展。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11月30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11月29日下午,第十四届海洋文化论坛第三场活动——粤港澳海洋文化新发展专题讲座在盐田金色海岸码头起航。数百名听众与众专家学者共同扬帆出海,“海上”聆听讲座,意味深长。

盐田区副区长罗毅在致辞中表示,盐田区是一座既有历史人文厚度,又有海洋经济活力的现代滨海城区,在这里举办第十四届海洋文化论坛具有重要意义。本届论坛专题讲座聚焦“粤港澳海洋文化新发展”,必将对于盐田建设海洋城市,培育发展海洋文化发挥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