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市史志办在银湖召开深圳党史正本二卷老领导、老同志座谈会。市委副秘书长张骁儒出席会议并讲话,方苞、李定、陈德和、黄国祥等16位原宝安县老领导、老同志应邀到会。会议由市史志办主任黄玲主持。市史志办副主任王地久、王晓杰,调研员黄小华,党史处处长毛剑峰,年鉴处处长刘耀,以及二卷本写作小组的詹延钦、王硕、周华等同志参加了会议。
黄玲同志在会上介绍了市史志办的机构沿革及党史正本编写的基本情况。她指出,市党史办成立于1982年,1993年与市志办合并成立市史志办公室,这些年来,开展了许多地方党史的编研工作。《中国共产党深圳历史(第一卷)》出版后,深圳党史正本二卷随即由专题研究转入书稿编写阶段。该书主要反映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宝安县的执政历史,这一时期我党领导宝安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我们有责任把这段历史全面客观地记录下来。近年来,写作组的同志多次赴广州、佛山、惠州、香港等地查找资料,现已掌握基本档案资料,对这段时期的历史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去年底完成了部分章节试写稿,但资料还有不少缺漏。因此举办这次座谈会,希望老领导、老同志回顾历史,提供相关资料和图片,大力支持史志办完成这项工作。
方苞同志率先发言。他指出,深圳的改革开放从宝安开始,认真记载和研究宝安的历史,反映改革开放的源起,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意义。市史志办近年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黄玲等同志工作认真、细致,抢救了一批历史资料。当年的同志现在都年事已高,确实要抓紧时间抢救“活”资料。目前社会上写深圳历史的书很多,有的书较严谨,也有的书谬误很多。如果没有一部有权威的党史正本,确实会误人子弟。他还回顾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特别强调要充分肯定宝安农民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贡献。
李定、李和、曾强、陈德和、廖汉标、黄国祥、杨京元等老领导和老同志也纷纷抚今追昔,畅所欲言,他们提供了许多难得的口述历史资料。大家一致认为,深圳市的前身是宝安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并非人们印象中的边陲小镇,更不是小渔村。1949--1978年,党领导宝安县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后来深圳市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30年间宝安县30万人民的贡献不能抹煞。他们赞扬市史志办是老同志之家,史志办的同志对历史负责,虚心求教,使老同志们深受鼓舞。
张骁儒同志在讲话中代表市委秘书长戴北方向在座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敬意,感谢他们关心市委工作、党史工作。他指出,各位老领导、老同志都曾经在深圳工作,为深圳的建设做出过贡献,目睹了深圳的历史发展,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留下珍贵的资料,帮助市史志办的同志编写出一部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党史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