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自然村落普查试点――福永模式正式启动

【打印】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1日 信息来源:深圳市史志办公室
  

  2016年1月5日,深圳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试点街道――宝安区福永街道召开普查工作动员会,正式拉开普查工作序幕。

  福永街道对于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福永街道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细化了各项工作职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福永模式”。其特点如下:(一)一把手亲自抓,成立领导小组,福永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直接任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二)成立工作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普查工作的总体安排、协调和督促等工作,办公室下辖综合协调组、资料汇总组和调查组,负责普查工作的各项具体事宜。(三)调查工作全覆盖,调查组按照调查区域细分为3个小组,各街道、各部门、各社区全部参与进来。(四)做好保障经费,街道财政给予3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普查工作、《调查》编写和验收。(五)发挥专家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邀请文管专家把关调研,发动义工参与普查工作。自此,福永街道普查工作正式启动。

  1月7日,市史志办黄玲主任携地方志处同志赴福永街道开展培训。黄玲主任做了动员讲话。她指出村落普查对我市来说是一项新工作,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各种具体问题又很多,尤其是在深圳这样一个全面实施城市化的地区,无形中又增加了普查的难度。她充分肯定了福永街道的普查工作带了个好头,街道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普查方案切实可行,在工作机构、工作经费、工作步骤等方面做到了充分保障。下一步希望福永街道能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实施方案,不断探索,汲取经验,按时按质完成普查任务。市史志办将与大家保持紧密联系,提供业务指导,汲取福永模式的经验,在全市全面顺利铺开普查工作。

  此次培训,地方志处处长周华和副研究员张劲分别就普查的意义、对象和内容、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以及普查表格的具体填报和调查文章的具体撰写等方面进行了授课。到场参加培训的40余人表示听后收获较大,为下一步工作的具体开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