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4日,深圳市史志办在银湖召开《坪山新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文稿》终审会,深圳市普查审查验收小组成员共22人参与终审。市史志办主任黄玲、副主任王地久,以及除已通过终审的宝安区和光明新区以外八个区的史志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市史志办副主任王地久主持会议。
坪山区首先汇报了全区普查工作情况,并播放了普查工作纪录片。与会专家认真研读文稿,热烈评议。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原主任林源昌、市文管办原主任吴曾德、深圳本土文化研究会会长廖虹雷、深圳广电集团总编办副主任张春朗、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海外读物编辑部主任许全军、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第二编辑室副主任李彦姝、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原研究员彭全民、市文管办原研究员周军、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馆长朱赤、盐田区收藏家协会会长孙霄以及市规土委徐文、市统计局叶斌等均肯定文稿整体质量较好,一致同意通过终审。但文稿也存在以下问题:综述结构层次需要调整、民俗内容表述不够严谨、客家民居表述不够专业、村落入选人物标准不统一等。建议进一步核实史料,完善内容。市史志办地方志处处长周华、黄瑞栋也对文稿进行了评议。
黄玲首先表扬了坪山区的普查工作。她说,坪山区领导对普查工作相当重视,人财物落实到位,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普查。坪山区客家文化资源深厚,有很多可供挖掘的地方。坪山区在普查开展过程中主动作为,自选动作,组织拍摄纪录片,利用无人机航拍村落全貌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她指出,深圳正面临大规模城市更新,此次普查可能是对于深圳自然村落历史文化的最后一次抢救工程,意义重大。自2015 年底正式启动以来,市史志办始终把村落普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抢救、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坪山区作为第三个进入终审阶段的区,会后要认真研究梳理专家意见,组织力量进行修改补充,认真核实史料,确保资料的准确性;注重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补充内容,突出村落的不同特色;规范文字表达,充实图表资料、统一人物入选标准等。希望坪山区能高质量地完成普查送审稿,尚未终审的区要充分借鉴坪山的经验,努力为后世留下有价值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