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2日,广东年鉴社原社长、广东省期刊协会秘书长韩松,广东年鉴社社长莫秀吉,广州年鉴社原社长、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谭惠全,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年鉴工作处处长阳晓儒一行四人来我办指导年鉴工作。
市史志办与省、穗年鉴领导举行工作座谈会。座谈会由市史志办主任黄玲主持,市委副秘书长张骁儒出席座谈会,市史志办副主任王地久、王晓杰及年鉴处全体同志参加了座谈。广东省、广州市年鉴领导对《深圳年鉴》2011卷的编纂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韩松秘书长首先强调年鉴要突出真实性、实用性,体现办鉴为民的宗旨,并指出《深圳年鉴》在框架设置方面敢于创新,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
谭惠全副会长肯定了《深圳年鉴》2011卷的创新和突破,《深圳年鉴》通过增设大运会专辑增强了年鉴时效性,增设的新兴产业等类目突出了深圳特色。他还称赞《深圳年鉴》既报喜又报忧,敢于秉笔直书,登载富士康和华侨城太空迷航等负面事件,同时指出《深圳年鉴》在索引主题词的提炼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预祝由深圳史志办承办的第二十二次全国城市年鉴工作会暨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年会圆满成功。
莫秀吉社长强调综合年鉴要逐步由政绩年鉴向民生年鉴转变,更好地体现服务于民的目的。他从三个方面充分肯定了《深圳年鉴》2011卷。一是框架创新。网媒在线、特色深圳等栏目紧密结合深圳实际,深圳地域特色突出;二是组稿方式多元化。《深圳年鉴》敢于突破,除了采用传统行政渠道组稿,还拾遗补缺,自主从网络、报刊等媒体搜集重要资料,进一步拓宽了组稿渠道;三是实用性强。《深圳年鉴》2011卷设置较多图表,增强了年鉴的实用性和服务功能。建议《深圳年鉴》要注意把握相关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
阳晓儒处长强调年鉴的创新是方向、规范是手段,年鉴的规范和创新都是提高编纂质量的重要方法。他充分肯定了《深圳年鉴》编纂的规范性,并建议深圳年鉴在主题索引、图片要素、人物照片等细节方面进一步精益求精。
黄玲主任表示,《深圳年鉴》近年向广东、广州等优秀年鉴学习,通过学习优良年鉴的长处,不断提升《深圳年鉴》的编纂质量,同时还注重加强对深圳区级年鉴的指导,进一步提升了各区级年鉴的编纂水平。
会后,深圳市史志办与广东省、广州市年鉴领导互赠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