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是由广东省政府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深圳市史志办从2015年12月全面开展这项工作,已在全市 6 个行政区 4 个新区 1000 余个自然村全面铺开,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截至2016年9月,全市 1015个自然村中, 完成普查表格填报的有970 个,占95.6%,初步完成调查文稿的有884个,占87.16%,获得了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为了提高普查工作的影响力,扩大普查成果的受众面,深圳市史志办联合晶报于2016年11月14—17日,分别以《记录深圳迅速消逝中的耕读文明》《学会打量自然村落里的深圳》《深圳完成古驿道普查 大鹏叠福段仍可见遗址》《村落里的移民史:客家人与深圳的缘分》和《与时间赛跑,为村落留下记忆》为题,连续4天对深圳自然村落普查工作进行深入的宣传报道。
通过采访市史志办主任黄玲和相关专家,报道对这次自然村落普查的缘起和意义、采取的措施和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进行了宣传。报道还讲述了深圳民间故事和古驿道发现的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挖掘了深圳移民历史资料和故事,同时探讨了深圳自然村落普查当中遇到的问题,即城市化进程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以此唤起广大市民对古村保护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深圳市史志办与晶报联合开展的这项宣传活动,扩大了普查的影响力,并以普查为契机,大力宣传深圳自然村落的历史,让深圳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入人心,扭转“一夜城”的片面认知,对保护城市历史,保存城市文脉,构建城市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