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10区(新区)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文稿全部完成终审

【打印】 发布时间:2017-12-04 信息来源:

2017年12月4日,深圳市史志办公室在银湖召开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文稿终审会。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审查验收小组成员19人参与终审。市史志办主任黄玲、副主任王地久,地方志处业务人员,福田区、南山区史志办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两区各街道普查文稿编写人员,共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地久主持。这场终审会也是市史志办组织召开的系列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文稿终审会的最后一场。自今年3月31日召开首场评审会——光明新区普查文稿终审会以来,市史志办先后组织召开了7场终审会,完成了10个区(新区)普查文稿终审。

终审会现场

        福田区史志办主任黄华吉、南山区史志办主任田新舟分别汇报了普查工作基本情况及文稿概况。福田区、南山区普查文稿重点记录村落来由、人口、民系、经济、建筑、非物质文化等历史人文情况。福田区记录了辖区27个自然村落情况,约10万字、252幅图片;南山区记录了51个自然村落情况,约15万字、500多幅图片。与会专家仔细审阅文稿,认真展开评议。深圳本土文化研究会会长廖虹雷、市文管办原主任吴曾德、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原研究员张一兵、彭全民、市文管办原研究员周军、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馆长朱赤、宝安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会长程建、宝安区文物管理所研究部主任孙明、中英街博物馆原馆长孙霄、深圳博物馆原研究部主任莫小培、市文管办副主任傅碧红、市档案局档案管理处副处长吕灿、深圳广电集团总编办副主任张春朗、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海外读物编辑部主任许全军、省文物古迹保护协会秘书长曹伟、以及市规土委徐文、市公安局缪功达、市统计局叶斌等与会专家对两部文稿均给予肯定和积极评价,认为文稿特色较鲜明、内容较翔实、结构较清晰、文字较流畅,图片较丰富,资料性、可读性较强,符合普查验收要求,一致同意通过终审。但是文稿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个别史实有待考证,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文物资料尚有缺漏,一些图片需要补充,文物古迹表述语言不够规范专业,文字表达和逻辑结构不够严谨等。建议进一步核实史料,完善内容,补充图片,规范行文。市史志办地方志处处长周华也对文稿进行了评议。

与会专家发言

        黄玲主任首先感谢各位评审专家近八个月来对自然村落普查终审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认为专家提出的众多宝贵意见对完善文稿和提升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区普查文稿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重点要突出,需要更加侧重从历史人文角度深入挖掘,彰显各区、各村特色;二是文物古迹记述要专业规范。评审小组成员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找出了文稿中大量的文物古迹、民风民俗、规划、统计、人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三是人物选录标准要统一,各村人物选录标准不一,有些人物史实需要进一步核实;四是要图文相符,图片要反映重点内容,文字说明要精准,要保证图片清晰度。此外,还存在统计数字前后矛盾、内容重复等问题。接下来,市、区史志办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吸取专家意见,抓紧修改完善,尽快完成村落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希望各位专家一如既往支持这项工作,使文稿质量更上一层楼,更好传承深圳历史文脉,为把深圳建设成为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先行区做出积极贡献。

与会人员合影